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校園有威權象徵 本就違背教育意義

◎ 賴彥丞

看到中原大學將「中正樓」改名為「智信樓」,筆者深有所感,幾年前我的母校陽明交大也將「中正堂」更名「大禮堂」,實踐校園轉型正義。

歷經數十年的威權統治,全台各校曾處處矗立威權銅像,及用威權統治者命名的校舍,都對教學現場的正常化構成阻礙。首先,即便不論《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校園若充斥特定政黨色彩的威權象徵,本身就有牴觸《教育基本法》第六條規定的「教育中立」原則之虞。

再者,校園威權象徵的存在完全違背教育意義,學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獨立思考、批判能力與民主精神的現代公民,而非過往戒嚴時期的「順民」;但當校內有紀念獨裁者的建物時,無疑是向莘莘學子灌輸個人崇拜、造神運動,不但是反教育的負面示範,與著重「除魅」 (disenchanted)的民主本質更是背道而馳。

此次中原大學改名之舉遭少數人用「學校象徵」、「共同記憶」當作維護威權象徵的理由,但學術機構的代表建物不是紀念優秀學者,而是替專制統治殘害民主的獨裁者「歌功頌德」,難道不覺得荒謬至極嗎?

最後,校內威權象徵對於曾經歷白恐政治迫害的教職員生而言,也是一種持續性的二度傷害,不利於校園和諧乃至社會和解。

學校不該是「黨校」,昔日黨國體制下的威權遺緒,應該徹底從校園消失。

(作者為陽明交大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