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里
週刊揭露兩起滲透案,一是中國籍配偶滲透華碩工會,甚至以《反分裂法》指控華碩執行長,二是退役飛官洩漏雄三飛彈與反制擾台計畫。這顯示中國不但滲透軍事體系,更已將黑手伸進企業,形成雙軸滲透,對台灣產業暨國安機密構成實質危害。
類似情節倘若發生在台積電(TSMC)影響將更為嚴重,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技術攸關全球競爭力,若遭中國極端份子滲透進而操控,恐導致技術外流、決策受控、供應鏈安全受威脅。中國過去透過挖角工程師獲取技術,如今若改變策略,從內部影響企業決策,將削弱台灣企業的自主權,並加劇地緣政治風險。
這不只是單純的間諜行為,而是中國的「銳實力」與「灰色戰爭」,前者透過資訊操控、經濟滲透、輿論戰,影響台灣社會,後者利用法律、商業與社會運作的漏洞,在非戰爭狀態下達成戰略目的。這次華碩工會事件,正是利用中國法律為武器對台灣工會進行政治滲透的典型案例,顯示它不只是要「統戰」,更是要「不花錢拿下台灣」。
過去中國已多次運用這類手段,如NBA事件、新疆棉風波,迫使企業選邊站,現在這套模式也正逐步套用在台灣的企業與產業鏈上。若台積電遭受類似滲透,可能被迫配合中國政策,甚至影響台灣整體科技競爭力,這將遠比軍事威脅來得致命。
針對中配藉中國法律介入台灣企業內部的問題,台灣企業必須強化機密管理與背景審查,建立內部舉報機制,防範滲透風險,而政府則應制定企業防滲透法規,如參考美國《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ARA),加強審查中國關聯背景人員,並深化國際技術合作,減少對中國依賴,並與企業界保持密切連繫,強化保防暨通報措施。
中國滲透無孔不入,從軍方、媒體到企業,已滲透台灣各個領域。這不只是滲透,而是「溫水煮青蛙」,一步步讓台灣失去防禦能力,直到無法反抗為止,除了政府要全力反制之外,台灣人民尤須提高警覺,以免遭認知作戰的毒手。
(作者為台南市市民)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