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彭博檔案照)
王毅又在大外宣:一九七一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徹底解決了,包括台灣在內,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台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在中國討生活的台灣藝人,表忠「中國台灣省」,幫忙大內宣。美國國務院再唱反調: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無關台灣。言下之意,「中國代表權」,「台灣代表權」,八竿子打不著。
國共兩黨,言必稱「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其實它們只是同盟國領袖、戰爭期間、片面的、口頭的戰後布局意見溝通,不是正式的國際條約。一九五二生效的「舊金山和約」,才是終戰之後、交戰各方、共同的、正式的條約。該約僅規定:「日本茲放棄其對於台灣及澎湖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亦即,經過「中國赤化」與「抗美援朝」,「舊金山和約」並未落實「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關於戰後台灣(台澎)的處置。如今,國共不談「舊金山和約」,其實就是自知站不住腳。社會生活的常識:幾個人先前口頭上講的,以及,後來正式形諸文字的契約,前者為準還是後者為準?當然是後者。
「舊金山和約」以後,國際情勢諸多變化,韓戰揭開冷戰序幕,直到一九九○前後,蘇東波共黨政權紛垮台。其間,尼克森主義翻轉歷史,從聯合國「排我納匪」至「美匪建交」,此後文革結束、改革開放的中國,被美國視為「聯中制蘇」下的「準友好國家」,一九八九天安門事件也不影響,終而給予永久最惠國待遇,並助其加入WTO。貫穿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尼克森主義可謂美中關係的屋頂。二○○八北京奧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口號,令美國乃至西方更視中國如「友好國家」。好景不常,二○一二中國出了一個習近平,打破兩屆任期慣例,胡錦濤被架出二十大會場,中國走向「逆改革開放」,美國也出現川普二.○的「反向尼克森主義」,美中之「友好」關係一去不復返。
「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國共有志一同。殊不知,中國早就統一了,最後一張拼圖是港澳。然而,中國領土野心未熄,還想染指台灣、尖閣諸島、南海。反倒是,隨著中國操弄擴張型民族主義,美國國會開始出現「結束一中政策、恢復美台邦交」主張。美國的對台政策,宛如歷史留下的謎團,但這個謎團也早已備妥解謎之鑰。解謎之鑰的代表,就是麥克阿瑟在戰略分析中的眉角:只可「存於友好國家之手」,不可「存於不友好國家之手」。在尼克森主義典範下,美國歷屆政府都懷著善意期待,認為持續的改革開放、經濟促動政治改革,即便是一黨專政的中國,也終將成為美國的「友好國家」。人算不如天算,新冠疫情、烏俄戰爭,令此一幻想煙消雲散。
話說回來,中國若實現統一台灣之夢,絕對是一件世界史的大事。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基本上應該有兩個可能。一是,中國完全令美國,包括其印太盟友乃至西方,確信中國永遠是「友好國家」,絕對不會再出一個習近平,而那意味著中國至少是有規則可循的國家,不再是數位極權人治的大監獄。二是,「打倒美帝、偉大復興」,中國不僅把印太納入勢力範圍,美國被趕到太平洋中線以東,而且,國際秩序以中國為霸主重新修正。以上兩種極端之間,在歷史的偶然性之下,也許會展現出不同的風貌。而經過新冠疫情、烏俄戰爭,中國深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世界各地以更快的速度展開」,「中國警告已經做好準備與美國打任何類型的戰爭」,今年國防開支又增加七.二%。西方務必牢記,「東升西降」這句習語錄。
所謂的「中國台灣省」,不僅是一種措辭,更是一個藍圖。香港羊入虎口了,但掛羊頭賣狗肉的「一國兩制」仍掛著。反倒是,本來要向台灣示範的「一國兩制」,現在台灣連「特區」也不提了,直接進階到「省」,「內地化」一步到位。「早晚要收了你們」之前,所謂的「對等談判」攏係假欸,只有「一中原則」的中央對地方。「早晚要收了你們」之後,根本沒必要再用「一國兩制」自欺欺人。這意味著什麼?就是到時候「中國台灣省」,待遇不如「香港特區」(已經很慘了),也不如新疆、西藏「自治區」(比香港更慘)。怎麼樣慘法?不知道!可以想像的是,台灣只有更慘!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