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積電促成「台灣有事,就是美國有事」

◎ 林逸民

川普身為談判專家,慣常不把話說死,屢次面對媒體詢問中國對台動武將如何反應,川普總是回覆,有他在中國不可能對台灣動武,因此這個問題不存在。雖然這樣的回答也的確是事實,但「疑美論」者見縫插針,質疑沒有確切承諾。

在台積電宣布千億美元投資為川普做足面子之後,媒體再次詢問中國侵台問題,川普回答:若台灣有事,我們也會受很大影響!亦即,當台積電願意與美國成為「生命共同體」,川普的承諾同步升級,如今等同與他的故友安倍晉三首相一樣的表態:「台灣有事,就是美國有事」。

台積電為全台灣達成如此重要的外交與國家安全進展,當然值得尊敬,但台積電並非「犧牲」,此舉對台積電本身也有利。原本川普關稅威脅台積電接下拯救英特爾的爛攤子,如今台積電既然赴美,扶不起的英特爾就可以晾一邊,台積電擺脫這個燙手山芋。川普也藉此推翻拜登時代的半導體產業大補貼,對台積電更是利多。

半導體每個世代的投資金額越來越龐大,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高達三八○億至四二○億美元,台積電的競爭對手因深陷財務困境而望塵莫及。拜登所提供三九○億美元補助及七五○億美元貸款,若全數投入,台積電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有本錢一搏,如今川普廢除,反而確保台積電可一枝獨秀。

台灣一直希望有偉大的跨國企業,台積電也早就做到這個階段,只是因為其他國家的勞動法規、政府規範不易適應而意願缺缺,川普推了一把,督促台積電「轉大人」加速學習跨國經營;台積電分散研發,對公司更有保障,英特爾過去不可一世,但美國研發骨幹在奔騰4誤入歧途,是以色列的研發團隊的奔騰M拯救了整家公司。產業發展本就是要勇敢邁出大步,而非故步自封。

目前可說是台積電的璀璨盛世,但產業全盛之後不可避免的就是會逐漸進入成熟期,過去的英特爾產業地位曾經遠高於如今的台積電,諾基亞曾經是芬蘭的護國神山,如今都已大不如前,這只是產業興衰的常態,國家要永續發展,不是死抱著神山,而是要能不斷孕育出新世代的產業。

台積電吸收大量人才,加上少子化影響,其他產業淪為「有手有腳」就錄取,甚至導致理工科系面臨師資斷層,因為畢業生就進台積電,少有人去留學攻讀博碩士;台積電一家公司賺進大量外匯,使台幣升值壓力大,其他出口產業都面臨相對不利,如此,豈能孕育下一個產業?

所以台積電分散少部份產能國際化,釋放資源,應該樂見其成,更不須杞人憂天而有所謂「矽盾」損失,美國自韓戰起就保護台灣,當時豈有半導體產業?

(作者為福和會理事長、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