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喚醒台灣魂 防重蹈悲劇

◎ 林瑞霞

昨天上午參加嘉義市政府舉辦的二二八事件七十八週年追思,參加社群很固定,人數愈來愈少,年年行禮如儀,千篇一律「悲劇不要再發生」,追思台灣魂豈能如此有體無魂,流於形式?

二二八台灣人犧牲慘烈,是因渾然不知中國人擅玩欺詐的兩手策略。陳儀表面假裝答應「處委會」提出的民主改革要求,暗地卻於三月五日向南京政府發出電報,誣指台灣叛亂,請求中央派兵。三月八日,廿一師登陸基隆即展開全台殺戮,處委會的許多台灣仕紳首當其衝!

更由於中國欠缺文明人權法治,台灣仕紳未經審判就慘遭槍決,以嘉義市為例:擔任水上機場的和平使者參議員潘木枝、畫家陳澄波⋯都含冤而死!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今天中國一手「祖國~兩岸一家親」,另一手「戰機天天武嚇,文攻日日威脅」,藉由二二八事件為歷史殷鑑,洞悉中國的兩手策略,認清中國毫無文明人權法治,跳脫「祖國」的盲目迷思,防範台灣二度發生二二八屠殺悲劇,這才是追思二二八的時代意義。

我們要反思:政府公開追思二二八,但學校教育卻還在迴避二二八的轉型正義議題,以名校嘉中與雄中為例,二二八當年,他們的學長都出任民軍總指揮,但雄中早已公開追思廿多年,嘉中遲至去年才在朝會舉行全校默哀,視為創舉,媒體報導,好不容易有所突破,聽說受到批評壓力,今年又不辦了,悲哉。

再舉一例,筆者三年前整理出版《陳慶元校長家族的二二八》,陳校長是嘉義國中光復後的第一任校長,他的六個兒子在二二八事件中冤死三個!我透過市議員盼市長黃敏惠責成教育處,將此事納入一○八課綱鄉土歷史教材,未果。昨天再度當場向市長陳情,得到的回應是「我們每年已經在這裡辦追思了!」但體制外不到一○○人的「活動」,又如何喚出全民的思辨覺醒?

(作者是嘉義市桃山人文舘舘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