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30年後被清算 誰還敢捐款清大?

◎ 秦靖

當薛丁格的貓(編按)遇上清大捐款,我們見證了一場完美的量子疊加實驗。在這個密閉的捐款盒子裡,一張一千五百萬的支票正處於「已捐未捐」的神祕疊加態。

二○一一年五月廿日,聯合報前總編輯張作錦在馬來西亞的華文媒體《星洲網》發表回憶文章,該文清楚介紹曹董向清華大學支付捐款的完整經過。二○一一年時任校長陳力俊的演講稿,其中提到清華大學收到曹興誠的一千五百萬元捐款無誤。二○一八年沈君山前校長去世時,清華大學網站發出以秘書處之名發表的悼詞中,也專門提到過曹董捐款的事。這些時候的量子貓是活的,捐款是存在的。

然而當我們打開二○二五年的盒子時,同一位陳力俊校長的說詞卻轉為「未查證,不能當證明」、「不能說是我證明曹興誠有捐款」,加上清大始終有不具名放話「沒收到這筆捐款」,此時的量子貓已死,捐款成了幽靈。七年之間,真相為何翻轉如此地徹底?

曹董的支票,他說交給已故沈君山校長,他未過問用途,但這個交付動作,就像量子湮滅般無法被當下以外的時空觀測。加上清大對同一事件的敘事轉變恰巧與政治時局同步,以翁曉玲立委為首的一群人攻擊曹興誠,以「沈君山已逝,死無對證」為由辱罵曹興誠「不道德」,竟汙衊沈君山校長,且以捍衛沈校長聲譽為號召,要全體清大學生譴責曹興誠。

曹興誠,身為罷免徐巧芯立委的領銜人,先是遭到媒體人謝寒冰的潑糞計劃但未收到中共預期的效果,接著改由翁曉玲立委發動「薛丁格的捐款」攻擊。這段清大捐款的歷史美談在這個離奇的量子實驗中存在過竟又被否認存在。除非找出那張神秘支票或塵封領據,否則這筆捐款將永遠處於量子疊加態。這捐款存在的可能性與觀測者的政治立場有著正比或反比兩極化的關係。

然而,在媒體、清大校園或台灣社會曾經大書特書的捐款美談,卻因曹興誠的罷免立場而被惡意扭曲,存在又不存在,以後誰還敢善意捐款給大學或慈善機構,因為你還得留下捐款證據,以防卅年後被公審時能有證據可證明捐款存在過。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編按:薛丁格貓(英語:Schrödinger’s cat)是奧地利物理學者埃爾溫.薛丁格於一九三五年提出的思想實驗。在此思想實驗裏,由於先前發生事件的隨機性質,貓會處於生存與死亡的疊加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