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正二
川普再度執政後,未來台美關係的發展將以美國的政經利益為主。近日川普調停烏俄戰爭時,因澤倫斯基未同意美烏共享其稀土等資源,川普竟偏向侵略者普廷、嚴斥烏國,舉世譁然;但日前烏國同意與美簽訂稀土協議後,川普一改指責烏克蘭發動戰爭的說法,改批普廷下令侵烏。
面對川普以利益取向的現實、交易外交,建議政府以「面對現實、審時度勢、堅持原則、務實靈活」的外交策略因應川普,以謀求台灣最大的利益,相關方案析述如后。
一、川普滿腦子現實利益,他不了解台灣,以台灣是否有交易價值作為對台策略的評斷標準。政府應勇敢面對此不利我國的外交現實,透過美國會與川普幕僚等各種可行管道,讓川普瞭解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更勝烏克蘭,如果台灣因川普的輕忽,讓中國奪走,攸關全球高科技與經濟發展的台灣半導體產業被中國掌握後,將嚴重衝擊美國與全球的經濟,美國不僅難以再次偉大,而且將無法運作;日本的海洋防線與日、歐等各國經貿輸送路線將被中國操控,美國也會被迫退出西太平洋,嚴重傷害在亞太地區的利益,從此失去全球國家領導者的地位,美元的強勢地位將不保,嚴重衝擊美國的經濟、國債與金融市場等,非川普承擔得起。
二、建議政府針對川普的「對等關稅」、「使用者付費」政策,除提升國防預算,加強採購美國農產品、食品與天然氣外,並獎助、擴大台灣對美國的投資,透過跟美半導體、生技醫療、軍工複合體、能源石化等產業的全方位合作,建構台美緊密的「互利共生」關係,促成美國與我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台美雙贏。 同時,在我方主導、技術不外流的原則下,協助美國研製高階晶片,讓美基於利益,更重視台灣,透過國會的運作,通過可在中共襲台造成佔領台灣事實之前,美軍就能先發制人擊退共軍、確保台灣安全無慮的「台灣防衛法」。
三、增加國防費用,提高向美國購買武器與裝備等經費,並負擔美國派將士、技術人員來台訓練國軍使用武器以及如何協同美軍作戰等費用,美台共抗中共,符合美國的抗中戰略目標。
四、在美中對抗的外交戰略下,我外交團隊應研究是否可在美國不承認台灣的情形下,爭取跟我簽訂協防條約,派軍協防台灣,以大軍壓境的具體作為,遏阻共軍侵台,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依照川普的「交易」想法,如簽訂新的「台美協防條約」,雙方應談妥台灣應負擔的防禦費。
川普回鍋後,台美關係恐有不少變數,面對「利益至上」的川普政府,我需建構、擴大台美「互利共生」的基礎,運用國際情勢的轉變,創造台美雙贏的局面,在因勢利導下我持續往前邁進。
(作者為退休駐美外交人員)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