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別再阻擋自我防衛決心

賴清德總統十四日召開今年首次國安高層會議,宣布新的一年,政府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三%以上目標,並持續推動國防改革、國安法制改革,以及經貿戰略等三大工作。(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賴清德總統十四日召開今年首次國安高層會議,宣布新的一年,政府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三%以上目標,並持續推動國防改革、國安法制改革,以及經貿戰略等三大工作。(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賴清德總統十四日召開今年首次國安高層會議,宣布新的一年,政府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三%以上目標,並持續推動國防改革、國安法制改革,以及經貿戰略等三大工作。總統所提出的國家策略方案,涵蓋台美關係、半導體產業發展及兩岸關係等面向,其中,尤以提高國防預算,最受關注。一方面藍白兩黨在立法院聯手大砍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國防預算也遭大幅刪減,凍結之數高達九百億元,為歷年最嚴重。在野此舉恐讓國際社會懷疑我們自我防衛決心,政府以特別預算方式回應補救,正為翻轉這可能的負面國家形象,也是再度展現強化國防的重要方向。

總統在會後記者會答覆媒體時透露,國防外交為重中之重。在野刪減凍結,已引起國際友盟關切,相信在野朋友「有接獲這樣關心」。賴清德這番話,點出國內政爭正影響對外關係。一月下旬總預算案三讀,立法院長韓國瑜正率跨黨派立委參加美國川普總統的就職活動。在華府參訪時,包括美國國會議員,以及相關智庫,曾問在場立委,「台灣的預算被刪成這樣,要怎麼解決?」隨行立委還被關切,國防部三十%業務費及潛艦五十%預算被凍結等情形,顯見立院亂砍預算情況,美方已在第一時間蒐集完整資訊。國民黨中央週二表示,已派出「高層級訪美團」,與美方就共同關心的重大議題「深度交流」。外界關注這時機巧合,是否與國會亂象有關,藍營嘴巴雖喊支持國防,實際動作卻大砍預算,言行相悖,正被高度檢視。

對於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三%以上目標,國安高層進一步說明,這是為因應立法院朝小野大局面。因今年總預算案已三讀,一般預算無法增加,因此透過特別預算,「希望可以快速增加國防預算」,爭取在今年之內就通過。來訪的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在晉見賴總統時提到,提升台灣的防衛預算至GDP的三%以上,這點與美國國防支出類似,「對美國與台灣都是好的開始」,以持續建構嚇阻力量。博明並肯定說,「靠實力達到和平」是當前國際局勢下的正確方向,由此觀之,藍白國會之亂,從破壞憲政秩序,到亂刪國家預算,不僅衝擊國內各項施政,勢必影響我們與主要民主國家的合作關係。尤其,美國川普總統上任,更重視友盟國家有無提高預算建構國防,藍白刻意刪凍預算,反向而行的訊號,心態可議。

賴政府擬採特別預算案手段「補破網」,在野立委仍語帶阻撓,指稱GDP三%以上將達八千億元,會排擠社福教育等其他部門的預算;或者酸說川普的要求是GDP五%以上,無法滿足美方。既嫌多又嫌少,說法彼此矛盾,難以掩飾背後的杯葛心態。面對預算遭砍,國防部官員憂心說,這次刪凍預算是歷年來最嚴重,影響潛艦、無人機、對抗認知作戰甚至油料等,國防開倒車,「中國最高興」。川普上任滿月,中國利用美國忙於處理烏俄止戰的和談,反而更加快腳步擴張,在東海、台海、南海間,各種軍事與灰色地帶衝突不減反增,頻以各種「踩紅線」型態增加施壓。近日澳洲反潛機還被中國投射照明彈干擾。川普團隊已明言,未來要將軍事重心聚焦在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國際一員,我們居處抗衡威權進逼的重要防線,提高預算增加防衛,亦是推進與川普政府更緊密合作的關鍵。

美國再度政黨輪替,並未改變防堵中國的大方向,甚至更為明確。無論川普與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峰會,以及美日韓外長會議,再度確立台海和平穩定,並增加說法,強調「反對脅迫」改變現狀的企圖,顯示第二任的川普政府,正以另種表述呈現戰略清晰。另外,美國國務院網站再度刪除「不支持台灣獨立」等文字,日本政府也承認可在戶籍的國籍欄登記「台灣」二字。這些對維護台灣民主政權有利的發展走向,使得那些配合中共認知作戰的「疑美」、「疑賴」等謬論,難以擴散發酵。美國正重塑國際秩序,全球皆受其影響。對我們而言,有機會也有挑戰,關鍵在於找到台美的共同利益所在。半導體等科技政策如此,國防政策也是一樣道理。我們必須做好捍衛自己家園的各種準備,增加國防預算僅是開端,還包括後續全民防衛韌性的真正建立。「自助而後人助」,這是常識,而在川普時代,更是硬道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