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詐騙廣告氾濫 數發部難辭其咎

◎ 林政武

近年,假投資詐騙廣告在各大網路平台上氾濫成災,成為社會大患。這些廣告通常假藉高報酬、低風險為誘餌,吸引民眾加入投資群組,最終導致受害者蒙受巨額財務損失。為因應這一問題,政府新制定了《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其中一項重要規定是「廣告實名制」,旨在通過身份驗證機制來遏制詐騙廣告的傳播。然而,詐騙集團可能利用境外公司或人頭公司繼續投放廣告,使得新法規的執行面臨挑戰。

這些公司通常位於法律管轄範圍之外,使得執法機關難以追查其真實身份。警方曾希望禁止境外投放廣告,但相關機關擔心此舉可能「錯殺」合法廣告,以致未將此條款納入法規。這一來,詐騙集團得以繼續利用境外資源進行廣告投放,造成打擊詐騙的難度。

為有效遏制假投資詐騙廣告,警方呼籲數發部應落實源頭管理,要求平台嚴格審核廣告客戶。具體做法是:一、平台應禁止曾投放假投資廣告的客戶再次刊登廣告,二、對未落實執行的平台進行重罰。如此,才能墊高詐騙集團尋求境外或人頭公司的成本,且能有效降低假投資廣告的數量。

據刑事局統計,去年通報平台下架的假投資廣告中,以臉書的十一萬九千一百八十一則為最多,這些廣告通常冒用企業領袖、財經名人、網紅、政治人物的名義,誘使民眾加入LINE投資群組,進而詐騙。這些數據揭示了假投資詐騙廣告的嚴重性,也反映出平台在廣告審核和管理上的不足。儘管新法規對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實際執行效果仍待觀察。

未來,數發部應加強監管平台,確保其嚴格執行廣告實名制暨身份驗證機制。平台更應積極採用技術手段,主動識別和過濾詐騙廣告,從源頭減少詐騙廣告的傳播,才能稍減下游基層反詐人員的疲於奔命。通過多方合作,才能遏制假投資詐騙廣告的氾濫,保障民眾財產。

(作者是國中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