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國會藍白合的多數迷思

年輕的台灣民主,一年來在藍白聯手的國會運作之下,已面臨極大的考驗和困局。(資料照)年輕的台灣民主,一年來在藍白聯手的國會運作之下,已面臨極大的考驗和困局。(資料照)

台灣民眾黨上週六補選,黃國昌當選第二屆黨主席,任期到明年底。該黨創黨的柯文哲因涉及京華城、政治獻金等案遭調查羈押而辭職,白黨未必清白,形象大壞,黨員人數一年間大減近四成;加上其在國會與中國國民黨聯手毀憲亂政,表現有如藍黨的「尾巴政黨」,被指政治立場「由黃轉白現在有點發紅」的黃國昌,能否扭轉「關燈」命運,頗受關注。

民眾黨的困境,在相當程度反映台灣政治人物和政黨的慣性,常以華麗漂亮的言語爭取選票,得逞之後遺忘初衷,把政治專業倫理及對公眾的承諾拋諸腦後,得意忘形,走向腐化變形。柯文哲十年多前以矢志「改變台灣」為號召,激起公眾期盼和熱情,如今的不堪處境,咎由自取。

同樣地,二○二四年立法委員選舉,民眾黨在區域及不分區合計得票三百四十多萬,取得八席不分區席次,顯示選民原期盼這一以「本土進步價值」自居的政黨,能在國會綠藍之外,善盡第三黨之責。然而,一年多來該黨在立院的表現,與公眾善意期待和付託差距甚大,且在國會奪權諸多惡形惡狀演出,較諸藍黨不遑多讓,「八小矮人」常有如「八名狡徒」。儘管該黨由於八席立委都屬不分區,不在「大罷免」行動目標之列,仍難脫毀憲亂政禍首之名。

年輕的台灣民主,一年來在藍白聯手的國會運作之下,已面臨極大的考驗和困局。賴清德總統十日因而歷來首見召集「五權分立」的憲政機關,會商國政,達成數項共識,即政黨競爭不能犧牲國民及國家,五院制衡互重溝通。此一基本共識,其實都是民主政治的ABC,說來不難,能否落實,才是公眾所殷切期望的。

一如台灣人民所見,去年立委選舉結果三黨不過半,導致的政治惡鬥及亂政,事屬空前。誠然,民主化之後,「朝小野大」局面亦曾出現;現今的形勢備受關切,主要在於過去政黨鬥爭多少還能維持的「有所不為」底線,顯遭揚棄:聯手之後居於多數的藍白合體政客,過去不敢說、不敢做的惡招盡出,而國會議長在其間也未盡職守分。

一年來的政治亂象,因而是在國會自認多數的政客,恣意妄為,不顧專業倫理及程序正義,惡搞國會奪權,亂整民主台灣,且即便所作所為已經違憲判決,仍繼續為所欲為,乃至於連憲法法庭亦為其打擊目標。有識的公民對此國會胡搞瞎整看不下去,「大罷免」行動因廣大民怨而起,蔚成潮流。

亂象之尤可以「國會奪權」概括,具體表現於修改《立法委員職權行使法》、《憲法訴訟法》、《財政收支劃分法》三法。其中以《憲法訴訟法》最為關鍵,經由提高法院判決門檻,加上對大法官人事案全面封殺,癱瘓憲法法庭運作;為了藍白國會擴權不受節制的如意盤算,不惜把手伸進司法權,毀壞憲政平衡機制。

審查二○二五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更凸顯了藍白立委不堪的素質與惡行。元月下旬的審查,在亂刪及混亂中三讀通過,刪除和凍結的金額都創歷來最高紀錄。同時,政府機關業務費遭大舉刪凍,運作能力受重創,服務公眾效能大受折損;監察院業務費刪到一毛不剩,國防預算遭刪凍金額為十年來所僅見,在各方關注我國為安全付出誠意及決心之時,向外發出錯誤訊息。

尤有甚者,全案未經朝野實質協商就送院會表決,審查過程鬧劇百出,演出在野立委邊表決、邊更正的荒謬戲碼。其間,立院六度退回總預算,相對壓縮審查時間,把七百多案逕自送入院會表決,以致通過時未宣讀刪減總數,部分刪減提案竟超出預算數;立院通過總預算至今已逾半個月,猶未送出院門,且要行政院自行調整增減。

藍白政客敢於如此胡作非為,是自以為聯手席次過半,可吃定執政當局,陷入自恃多數即可任意以眾暴寡的迷思。事實上,本屆立委選舉,區域和不分區得票數,藍白兩黨選票都是少數,而以民進黨為最多,但因制度設計,其所獲總席次反少於藍黨一席。處此情況,藍白兩黨本應理性問政、善盡監督之責,一年來卻以違反程序正義的粗暴審查及立法,大肆奪權;把個人及黨派利益置於公眾福祉及國家整體利益之上的惡行不斷,尤其藍營立委集體或個別不避「通敵」之嫌,公然與中國隔海唱和。所有這些,台灣人民看不下去,各界奮起展開罷免行動,以反共剿匪清除內奸的號召廣獲支持,反映了人民才是制衡政客的基本力量;而其能否嚇阻藍白合謀,改變形勢,攸關民主台灣前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