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鞏固台灣優勢 制定《AI基本法》適逢其會

◎ 蘇緯政

人工智慧(AI)正影響全球產業、經濟與社會發展,各國紛紛強化AI治理,以確保技術發展符合法規、倫理與人權標準。歐盟在二○二三年通過《歐盟人工智慧法案》(EU AI Act),韓國亦於去年底制定《人工智慧發展與建立信任基本法》。

台灣身為全球科技產業的重要樞紐,在半導體、資通訊、智慧製造、AI 應用等領域,都擁有關鍵優勢與競爭力。AI已是當今的全球趨勢,為確保科技創新及產業發展能兼顧人權、倫理與社會價值,台灣亟需加速制定《人工智慧基本法》(簡稱《AI基本法》),為未來AI治理奠定堅實基礎。

AI技術應用於醫療、金融、司法或政府決策等領域時,若缺乏適當的監管,恐引發偏誤、歧視、隱私侵害,甚至使資訊面臨不當取得或濫用等風險。因此,法案應涵蓋透明度義務、安全標準、反歧視、影響評估、事前監管與責任追究等規範,且必須落實產業自律。

此外,AI應用涉及大量的個人資料,需要更完善的資料治理及倫理規範,應納入知情權、退出權、風險評估與管理,以及權利受侵害時的救濟機制。同時,應降低資安風險、落實隱私保護,並設立跨部會的AI治理機構,負責監管、標準制定、法規研擬與政策協調,促進法制隨技術發展動態調整。

另外,政府應積極與產業界、學術界及公民社會廣泛對話,全面檢討並修正智慧財產權、個資保護等相關法令,以建構更完整的AI法制。

立法院新會期即將開議,儘管近年來朝野對立與衝突不斷,令人欣慰的是,各政黨對於制定《AI基本法》已有相當共識,行政院亦將其列為優先法案,展現政府推動立法的決心。此刻,把握立法契機,朝野各政黨應摒棄歧見、攜手合作,加速審議法案,並進一步完善相關立法,建立前瞻的AI治理架構,保障人民基本權利,打造創新友善、永續發展的產業環境,鞏固台灣在全球AI競爭中的領先優勢。

(作者是大學講師、前立法院院長秘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