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重華
近期,某中國製品牌啤酒在台灣各大賣場廣告宣傳,疑似使用中華民國國旗為背景,引發關注。由於國旗象徵國產品牌,消費者若未明察產品來源,可能誤以為該酒品是台灣製造,進而影響購買決策。此事涉及消費者權益保障,也引發進口酒品標示管理的漏洞。
根據《菸酒管理法》,酒品標示須清楚標明「產地」,廣告亦不得有「誤導性資訊」。對此,台北市政府表示,已函請業者說明,並將依法處理,以維護消費者權益及市場秩序。此外,政府部門強調,財政部對於酒品標示有明確規範,包含第卅二條規範酒品標示完整透明,第卅七條則限制誤導性廣告,若經調查確認違規,將依法處置。
此事件也在國內引發政治與市場公平競爭的討論,部分觀點認為,進口商品有義務加強標示管理,以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防止進口商品藉由行銷手段,故意模糊產地資訊,而影響消費者判斷。部分人士則關切,台灣對中國進口商品是否應有更嚴格的監管標準,以防因資訊不透明,而使市場競爭環境產生不公平現象。
過去,部分進口酒品就曾因標示方式而引發爭議,此次啤酒事件再度凸顯此類問題的嚴重性。目前,相關單位已介入調查,後續如何處理將影響台灣市場對進口酒品標示的監管趨勢。若監管加強,未來酒品標示與廣告審查可能更加嚴格;反之,若消極處置,恐使類似問題一再發生,進而損及消費者權益,危及市場秩序。
(作者是軍人)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