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撥亂反正的大罷免效應

公民團體發起罷免藍委之提議,正展開政治效應,已對藍委行徑構成反制壓力。圖為「苗栗國罷免立委連線」昨赴中選會,針對苗栗第一選區的無黨籍立委陳超明、第二選區的國民黨立委邱鎮軍遞送罷免提議連署書。(記者羅沛德攝)公民團體發起罷免藍委之提議,正展開政治效應,已對藍委行徑構成反制壓力。圖為「苗栗國罷免立委連線」昨赴中選會,針對苗栗第一選區的無黨籍立委陳超明、第二選區的國民黨立委邱鎮軍遞送罷免提議連署書。(記者羅沛德攝)

賴清德總統週一在總統府大禮堂召集五院院長會商國政,啟動憲政史上首次院際協調。立法院長韓國瑜會後表示,他請賴總統以民進黨主席身分呼籲停止「惡性大罷免」。這話則引起議論。第十一屆立法院已歷經兩會期,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多次聯手擴權,凌駕於其他憲政機關,朝野政治衝突不斷,國會淪為鬥爭舞台,擔負協商之責的國會議長,難辭其咎。處理憲政紛爭,共尋解決之道,此乃當務之急。然而,國會議長專為特定黨派來說項,並窄化於罷免議題,顯然未能體現應具的政治高度。這亦說明,公民團體發起罷免藍委之提議,正展開政治效應,已對藍委行徑構成反制壓力。

中選會截至昨日已收到卅四位泛藍立委罷免案。為進行回防,挺藍陣營也有罷綠動作,送抵中選會的罷免民進黨立委第一階段提議書已有十六人。不過,相較於罷藍行動多為公民團體所發起,罷綠的提議較集中於藍營基層組織,或擬參選公職的藍營政治工作者。前者屬自發積極,後者多依賴動員,兩者冷熱有別。藍營還發生罷免新北綠委的名冊,遭民眾指控未參與罷免,卻發生「被連署了」等情事。民進黨評估,對照民團要設很久的攤位才達到一定的連署數量,國民黨幾乎都沒設攤或短暫設攤就達標,「造假成分很高」。藍白先前通過加嚴版的選罷法,聲稱是為防止罷免連署不實。如今遭指稱自身即可能是帶頭造假者,豈不諷刺。顯見選罷法修法就是為了剝奪民權,藍白自知民怨深,要藉此壓縮罷免怒火。

為給予公民團體更大的自主空間,民進黨中央至今並未介入罷免藍委行動。面對藍白在國會所主導的毀憲亂政,賴政府則以憲政手段,包括向立法院提出覆議案,向憲法法庭聲請暫時處分與釋憲案等。第一會期在野通過的國會擴權法案,被憲法法庭裁定多數違憲,立即失效。這些回應做法,有如社會對話並促使反思,藍白挾持國會施行亂政,已然釀成民主憲政重大危機。過去一年青鳥等民團,乃至法界等知識階層,透過集會遊行、各地宣講等方式,控訴國會擴權的反民主。現在並有更多公民團體接續罷免藍委行動。綠營仍定調不主動發起罷免,主力是民團,避免被轉移焦點。但論述內容與公民團體相互呼應,盼能有更大社會效應。大罷免將主導未來政治議程,民眾將更關注立委言行。例如有藍委被揪出在國外擁有房宅並申請自住,遭質疑在台灣工作,人卻住在國外。這不是新指控,卻更受放大鏡檢視。

從罷免藍委遍地開花看出,這對個別立委已造成壓力,對外發言不若過去張牙舞爪,還稱要改推民生法案。然而,我們必須要問,這是否對其過去的亂政行徑,有所檢討並願意改正。若非如此,僅是暫時收斂,躲過罷免風頭,仍會故態復萌。所謂聽其言還要觀其行,眼前即有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正待解決,這不就是最重要的民生議案。藍白於農曆年前亂刪、凍結總預算,已使重要施政難推展,部分行政措施也停擺,形同弱化國家。而在廣大民怨沸騰後,國民黨才意識問題嚴重。不過,解鈴還需繫鈴人,總預算如要合理刪減,就應該由行政院於將來提出覆議,朝野立委再好好重新審查。藍營現在卻要行政院另提追加減預算案,這等於是要政府代為掩蓋藍白亂砍的錯誤,國民黨仍窮於政治攻防,而非著眼民生。若因此讓總預算案持續延宕,也只會使罷免案更添柴火。

這波大罷免亦是對「藍白合」檢視。民眾黨八席不分區立委,無法直接罷免,但社會對於白營的失望或不滿,很可能把罷免能量轉移並集中在藍委身上。例如,有白委利用主張「壯世代」,藉由相關立法,施壓行政部門,為其個人與家族進行牟利。大家對該名白委無可奈何,只能繼續給予壓力讓其「不如歸去」。但綠委已提案要廢止該立法,屆時提案過程,哪些藍委刻意阻撓、變相護航,勢必是民眾眼中最該罷免「利委」。藍白週二聯手否決行政院提出選罷法覆議案,試圖架設高門檻阻擋民團推動罷免。這也讓人民更看清楚,不讓藍白繼續亂台,白委不再關鍵少數,答案在藍委席次變化。這場大罷免,雖是一道數學難題,但在距離罷免投票長達半年的時間,會有更多且更大自主聲音,鎖定在藍白立委的問政表現上。大罷免效應,已使這立法院第三會期,正進入前所未有的「罷免會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