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惟冰
據中國民政部統計,二○二四年約有六一○萬對新人結婚,比起二○二三年的七六八萬對,減幅超過廿%。這個比例,甚至比二○二○年疫情最嚴重時期更糟,當時年減幅是十二.二%。一葉知秋,顯見中國的經濟發展問題與國家未來前景都十分嚴峻。
中國政府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都因缺乏透明度,國內又無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致可信度被打上大大問號,連已故的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他擔任遼寧省委書記時都曾說,為能更精確掌握經濟發展狀況,他偏好參考「鐵路貨運量、用電量、銀行放貸額度」等統計數字,而非官方發布的經濟指標。
如今,中國政府仍堅持把官方經濟成長率維持在五%,但人民的荷包實際如何消漲,光是看結婚對數的大幅下滑,就不言可喻。畢竟,沒錢難結婚、難成家的道理,不勞專家分析,庶民都懂。
最諷刺的是,中國人民苦哈哈的生存著,中共卻只忙著對外窮兵黷武。每天派出軍機、軍艦騷擾台灣與日菲等國,如果把這些軍費節省下來,用來幫助中國年輕人成家立業,必能造福人民,但這可能嗎?
(作者從事公共服務業)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