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川普給全球帶來的震撼

美國總統川普。(法新社)美國總統川普。(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三星期,給全球帶來不小的震撼。對內,他透過行政命令,推動保守主義價值,對付非法移民,聯邦機構裁員瘦身,衝擊社會經濟,測試行政權力極限。對外,他強加關稅於貿易對手,退出若干國際組織,制裁國際刑事法院,策劃結束烏俄及以巴戰爭。以打造「美國黃金時代」為目標的諸多作為,招來國內質疑及法律挑戰,也引發國際議論。

七十八歲的川普再度入主白宮,據美國媒體報導,精力充沛而忙碌,每天清晨六時開始一天行程,午夜方休。有別於歷來白宮主人傳統,川普傾向同一天會見多名外賓,並常與達官顯要共進晚宴。上任以來,他已與數十位世界領袖及美國政要交流,上週就接待了以色列總理及日本首相。他還偏好緊湊舉行記者會,回應世界各地記者提問。此外,川普清晨即起,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是:生意,所有事情都是生意;現今關注的是政治生意。

強調「美國優先」、「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顯然正兌現競選承諾。就職演說即已宣示,將「結束世界利用美國慷慨的時代」;有如《紐約時報》所說,「王者歸來」的川普還警告國內外,美國不會接受任何人說不。

川普的作為,支持者叫好,批判之聲也排山倒海而來。他停止非法移民入境,打擊毒品流入,撤銷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政策,取消對跨性別者保護,官方規定的性別只有男、女兩性,把「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不少人按讚。

另一方面,終止出生公民權,有違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任用富豪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被指「權力與金錢結合」,《時代》雜誌封面刊圖嘲諷;全面開除聯邦機構監察主管,被控越權及違法;強迫國際開發總署裁減人員,已有法官發禁制令叫停;赦免四年前「國會山莊騷亂」事件被捕的一千五百人,爭議不小。

川普在國際間放話及動作頻頻,同樣引發反彈。強加關稅於主要國家和產品,衝擊全球經貿產業鏈,也可能疏遠盟友、孤立美國;對格陵蘭等他國領土指指點點,被指擴張主義;有意併吞加拿大為美國第五十一州,遭控帝國主義;提議集體遷移加薩住民,有重蹈種族清洗悲劇之虞;切斷對全球援助,數百萬窮人面臨飢寒的人道危機。

從而,就任三週,川普以賣力兌現競選承諾,做事明快有效率,在民調獲過半以上支持。另一方面,強勢回歸以來的行事作風,招致民粹、無法無天、威權獨斷的撻伐。知名演員李察吉爾就此批判,由於總統是霸凌者、惡棍,美國現今處境「非常黑暗」,且威權主義正在全球蔓延。還有人從謀略角度看,認定川普不脫「交易的藝術」基調,以不可測、讓人摸不透為策略;「先祭出關稅再問問題」,凸顯了四處點火的關稅手法其實也是談判的一種手段。

無論如何,由於近日可能成為川普對等關稅的目標,我國正嚴陣以待。整體來說,川普政府關切的,主要是台灣貿易差額過高及防衛支出偏低。在雙邊貿易,我國去年對美國順差近四百五十億美元,川普認定貿易赤字是外國賺美國的錢,要加關稅以平衡,且指稱台灣「偷走」美國晶片製造技術。

關於晶片製造,我國官方說明,當初確曾引進美國RCA公司技術,但已就智慧財產權付費。同時,台美在產業鏈分工合作,一顆晶片若以一美元計,美商賺三毛八,台商獲利一毛一,雙方是夥伴而非競爭者。至於貿易順差,我國確有降低的必要,增加採購軍備軍品、能源及農產品等,已見諸我方因應備案。必須強調,川普政府所要的,還有增加投資美國;台積電投資六百五十億美元在美設立三個廠,且帶動十四家台灣廠商投入相關產業鏈。半導體以外,無人機等產業正強化雙方互動,對抗中國科技戰也可合作。經驗顯示,大膽西進中國,台灣自討苦吃;投資美國,產業上進而整體經濟提升。川普再度執政,壓力隨之而來,善自因應,也是台灣產業升級的考驗及機會。

至於防衛支出,我國防經費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約二.五%,較諸同樣惡鄰壓境的國家,明顯偏低,也不如美國。川普上任,立陶宛、愛沙尼亞已承諾明年起把國防預算提高為GDP的五%,面對俄羅斯的波羅的海這兩國,表現力抗強鄰的作為,也是我國此時所當為。自助而後人助,惡鄰脅迫的台灣,川普的外在催促,正是展現自衛真誠及決心的時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