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新聞線上》大罷免是場漫長的戰鬥

記者陳杉榮

大罷免浪潮風起雲湧,開春第一天,公民團體即送出十九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提議書,顯見台灣人民對於藍白兩黨在國會濫權擴權有多麼的不滿與憤怒。面對大罷免這場漫長的戰鬥,必須設定運動主軸和目標,光有怒氣和不爽,只是發洩情緒,不足以撼動藍白亂政,台灣人正在自救,民進黨不能無動於衷。

罷免不同於選舉,選舉是「選出我想要的人」,正向積極,稍有風潮選民就會投票。罷免是要「罷掉我不要的人」,負面消極,是一條「抗戰之路」,參與動能較低,必須透過宣傳和組織,強力說服選民連署和投票,難度很高。這也是高雄「罷韓四君子」念茲在茲,一再提醒各罷免團體,第二階啟動前應儘速招募與培訓志工、擴建連署據點與成立總部,「不只要打空戰、還要打巷戰」。

藍白兩黨立委一年來毀憲亂政胡作非為,啟動罷免只是還給台灣民主一個公道,為了掃蕩民主妖孽之氣,反制藍白嚴修選罷法等劣行,公民團體一鼓作氣進行罷免連署,遍地開花本屬應然。問題是,在野三十七席區域和四席原住民立委的選區,有的結構藍大於綠,有的藍營經營者眾,即使把他們罷免掉,公民團體能推出打得贏的補選人選嗎?若無基層經營或是適當人選,不是白忙一場?

罷免是政治運動,先前有人建議「精準打擊」,教訓幾個最弱的國民黨立委,罷掉他們,補選時增加民進黨的席次。現在已是民意沸騰,箭在弦上,罷藍遍地開花,打擊面擴大,「精準打擊」只會自挫銳氣。民主大敵當前,罷免大戰將至,民進黨如果不介入運籌帷幄,只憑公民團體單兵作戰,戰力恐怕難以持久,令人憂心大罷免浪潮會不會成為一閃而逝的美麗浪花?

一年來,傅崐萁和黃國昌以具體行動告訴「這個政府」,「除了整你,還是整你」,什麼關注民生議題,什麼理性務實科學,都是狗屎!民進黨不起而迎戰,國民黨只會變本加厲,作為「傅隨組織」側翼的民眾黨更會伺機奇襲。台灣要擺脫困局,民進黨唯有結合公民團體全力推進大罷免,施加強大壓力到讓國民黨受不了,才可能讓藍軍意識到,二○二六和二○二八兩場大選已經岌岌可危,必須及早處理寄生在他身上的側翼。選擇倒閣,解散國會,也是一個選項。民眾黨的政黨形象和柯文哲的貪腐濃墨難分,早已破產,不再具有八席不分區的實力,國會重新改選,重劃台灣新局,誰曰不可!

大罷免要成功,不能光是批判國民黨「親中賣台」,而是要讓人民有感,要以國家為主體,以台灣為本位,喚起年輕人的熱情,鼓勵他們參與公共事務,台灣才有救,大罷免才有希望過關。台灣青年需要一個充滿鬥志和希望的國家,需要一個迎向世界前進的台灣,鼓舞年輕人,完成大罷免,這是掌握權力者的責任,也是義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