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跨年煙火的美麗與哀愁…

◎ 溫順德

二○二四年最後一夜,各地紛辦跨年晚會,除主打藝人卡司外,煙火施放絢爛程度,亦互相較勁。而台北一○一大樓,璀璨煙火繽紛奪目,不惟吸引國人目光,更躍上國際媒體,儼然成為台灣意象。

煙火的美麗與哀愁,向為一刀雙刃的兩難。在寂寥夜空當中,姹紫嫣紅煙花綻放,炫目又吸睛,壯觀場景劃破天際,尤在重大節慶時,藉由五彩煙火助興,更有歡樂氛圍。再由觀光角度來看,跨年煙火秀,總能吸引人潮也帶動商機,有助活絡地方經濟。以一○一為例,當日周邊高空餐廳,幾個月前早已訂滿;而面對大樓的飯店,訂房率達九成以上;其正面效益,確實不容置疑。

煙火雖說炫麗奪目,然美麗背後的代價,除產生不小空污,造成地面環境污染,更可能釀成危險。像台中煙火落焰直衝人群,不僅有數位民眾受傷,甚至草地多處起火,引發安全性的疑慮。此外施放煙火,全台多個縣市編列預算,起碼上億元,也有浪費公帑之嫌。近年環保意識抬頭,為了減少空污,許多宮廟禁香,然而公部門編大錢帶頭施放煙火,何嘗不是一大諷刺?

除跨年與雙十外,各縣市為推動觀光,也以煙火吸引遊客,澎湖花火節即顯例。活動登場初期,刺激低迷觀光景氣,確實成為一帖良藥,但煙火不具在地性特色,施放形式趨於單一,周邊活動又無變化,隨著花火節結束,觀光客跟著離去。煙火絕非萬靈丹藥,近年澎湖遊客減少,不啻是最好的註解。

煙火帶來視覺饗宴,絢爛過後也帶來許多危害,污染與觀光的兩難,短期之內恐是無解,但兩者間如何平衡,卻是必須正視課題。透過適當管理控制,發揮煙火正面效益,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相關單位得加把勁!

(作者為高中校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