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埜
拜讀貴版「軍校生見習是重要一環」,對於張玲玲學姐的看法深表贊同,但針對學生家長的擔憂,包括學生在部隊「見習」的身分不明、在部隊因公死亡只能領取學生撫恤等問題,國防部應設法化解其成見,才能讓軍校生到部隊見習的制度真正達到結合理論與實務的目的,並提升軍校學生職場適應能力。
筆者當年在軍校,畢業前也曾至部隊見習兩週,或許因為是見習,且身分是學生,加上只有兩週,導致部隊幹部只叫我們在旁見習就好,相關工作分配及任務派遣,或值星排長的衛哨兵輪值排定,則都沒有被安排參與,兩週就彷彿走馬看花,感覺只是換個場域「上課」而已,對於提升部隊的實務經驗無甚助益,未來一旦部隊見習改為十八週,勢必要融入部隊生活,並參與部隊運作,對於未來軍旅生涯或有助於提前適應。
只是,一旦要融入部隊生活,就應讓見習官的身分獲得正名,才能在部隊實際參與見習暨體驗。過去筆者在軍校一、二年級時,身分雖是學生,但薪餉職銜為「中士學生」,三、四年級則是「上士學生」,國防部或可考慮將四年級見習學生正名為「上士見習官」,並配掛上士軍階,如此到部隊見習才能真正參與各項運作,且身分為上士,階級比士官和士兵較高一些,比較方便領導連隊的士官兵。
另外,讓「上士見習官」在部隊領取上士軍餉,萬一發生意外,也可領取上士軍階的撫恤金而得到保障,如此或可平息學生及家長的怒火,達到國防部透過提早下部隊見學來結合理論與實務的企盼,並提升軍校學生職場適應能力的目的。
(作者是退伍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