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法院國民黨團與民眾黨團主導下,上週無視場外逾萬名公民抗議,粗暴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憲法訴訟法」、「選舉罷免法」三項修正案,社會強烈抨擊,賴政府將尋求救濟措施。其中,根據新版財劃法,未來中央須釋出三七五三億元給地方。國安會與國防部提出警示,國防預算將減少廿八%、約八百億元,會嚴重衝擊建軍備戰能力,且向國際傳遞台灣弱化自我防衛的錯誤訊息。面對中共軍事擾台升高,軍事層面灰色地帶衝突擴大,藍白在國會掀起的毀憲亂政風暴,猶如進行憲政層面的灰色地帶衝突,手法類同,均使我們民主體制與國家安全亮起紅燈。
藍白前一會期通過國會擴權法案,被憲法法庭裁定主要條文違憲後,在野方面未停止錯誤腳步,反而頻頻推動有違憲之虞的法案,例如修正「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法」,強行規定原民會主委由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輪流擔任,直接剝奪行政機關人事權。這次通過三大爭議法案更明顯,在野藉此測試憲法底線,背離忠誠反對黨的憲政義務。修改選罷法加嚴罷免措施,使在野立委高枕無憂,牢握國會多數。憲訴法的修法,並全數否決賴總統提名的七位大法官人選,造成憲法法庭被癱瘓。破壞三權分立奪權,修改財劃法來奪錢。這三法案一旦實施,藍白將能集中權與錢,形成一道權力金鐘罩。
為擋下這股民主逆流,包括法界也都期待最後的憲政守護者憲法法庭,可以更有主動作為,就目前繫屬的一百廿件人民聲請案件「程序先行」,於憲訴程序法規作出解釋。否則,未來在野再通過有爭議甚至違憲之虞的議案,其他憲政機關恐再難置喙並制衡。我們擔心,藍白之前陸續提出荒唐法案,且集中在國安領域。憲法法庭一旦無法運作,相關法案都很有可能「噩夢成真」。例如立院上會期,在野提案擴大實施不在籍投票,還主張擴及中國等海外地區。中共控制之嚴密,秘密投票根本難以落實,選舉公平性也備受質疑。另外,在野立委提案,要讓中配取得台灣身分證年限更縮短,與外配一致。然而,中配若任民代等公職,在野卻又雙標,反對比照外配,必須放棄原國籍。這類身分與認同等憲政爭議問題,恐很快浮上檯面。若通過修法,甚至全面放寬對中政策的國安管制,我們的民主韌性與防衛能量恐面臨崩解。
國安部門這兩天針對財劃法的修法提出警告,中國對台騷擾嚴重,第一島鏈國家正加強國防面對新情勢,韓國今年預算增加四.五%、日本提高十六%,但受威脅最嚴重的台灣,卻因惡法施行而不增反減。「這件事情的結果很嚴重」。官員說法絕非危言聳聽。尤其美國川普政府將上台,包括對美軍售與台美防衛議題將成雙邊關係的主軸,在野反其道而行,不啻直接破壞我們與最重要的民主盟友關係。事實上,立法院現正進行明年度總預算審查,外界即注意,藍白鎖定國造潛艦後續艦預算,明年度雖僅編列近二十億元,但在野立委仍阻擋,目前雖以六比五的票數,暫時通過委員會初審,但還留待院會朝野協商,未來仍存變數。先前有藍委被質疑在潛艦國造籌獲過程「一直在搞」,這次審查時,藍委又稱「等有作戰需求時再編列」。荒唐之語,令人匪夷所思。國防部長顧立雄憂心若未通過,後續潛艦生產將延宕兩年。嚇阻共軍在周邊海域侵擾的水下利器,無法儘速成軍,於誰有利,不言自明。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與政治獻金等案,昨遭檢方求處重刑,所謂政治清廉的人設,徹底破產。立院原具關鍵少數的八席白委,在重大議案中,卻多與國民黨團投票一致,遭譏是附隨小藍。白營政客現又稱柯案是國家機器追殺,訴諸司法迫害,此舉被外界認為是汲取柯的剩餘價值,鞏固基本盤。打擊司法公信,攫獲政治私利,與藍白掀起的國會之亂,都是挑戰我們的民主底線,製造憲政層面的灰色地帶衝突。中共對台不斷升高的灰色地帶侵擾,以溫水煮青蛙方式,終極目的在吞併我們主權。藍白接連推進的毀憲亂政之舉,加大憲政灰色地帶衝突,激化政治鬥爭,民主體制面臨崩壞危機,情勢甚至趨向惡化,已然外溢至我們應處外部關係的能量。步步進逼測試的手法類同,裡應外合之勢,台灣民主正遭逢嚴峻考驗,沉默多數必須發聲,人民力量必須奮起,才能遏阻這股政治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