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所涉弊案,北檢已在收尾階段。朱蕙蓉,接受檢方約談後說:柯文哲死定了。張益贍接受檢方約談後稱:檢方對事證的掌握,非常地清楚。民眾黨及其支持者,要相信師父或相信司法,一念之間。民眾黨,成也一人,敗也一人,這是一人黨的宿命。也許,北檢起訴書出爐,樹倒猢猻散,只剩柯氏夫妻同林鳥,以及八白委,那也莫可奈何。
二○一四,二○二四,十年柯氏驚嘆號。威權年代,也有時勢所造的英雄,可惜生逢非民主時期,最後壯志未酬。相形之下,柯文哲是個幸運兒,他的個人爆發力,正逢民主時代,以及,馬英九執政失敗,因此,羨煞多少政治人物,從台大醫院地下室,搭電梯直達台北市長室。素人崛起,反應社會對藍綠纏鬥的失望程度,這是柯文哲的歷史機會。可惜,他贏得群眾就馬上忘了群眾,錯誤理解自己崛起的原因,最後的結論是智商一五七我最聰明。更糟糕的是,他把智商一五七轉化為政治生意經,從小額捐款到不必裝窮,於是他忘了我是誰,大家也忘了他是誰。
柯文哲落難記,平行上演的是國會藍白合。不知道,柯氏家族會不會悔不當初,一月十三日侯柯配一戰定江山,今天的柯氏大秘寶可能就過關了。國民黨,朱立倫,道行很深,深謀遠慮。一面「聲」援柯文哲卻乏行動,一面收服黃國昌八白委,也就是,不管柯文哲死活,只想置賴清德於死地,為此不惜抱對岸大哥的腿。黃國昌,黃珊珊,雙黃的想法不盡相同。後者,比較像是柯文哲的命運共同體。前者,比較像是死道友不是死貧道。表現出來的是,黃國昌儼然是傅崐萁的小黃,黃珊珊,則對柯氏、民眾黨有心無力。無可奈何花落去,柯文哲的光環一旦消失,民眾黨便黨魂渙散。目前,政黨補助是維生系統,八白委有兩年任期內規,二○二六是往後路線觀察點。
白營要脫困,國、民兩黨是不同的參考。國民黨,孫中山、蔣介石以來,派系林立、互別苗頭。到了台灣,威權統治時期,派系、家族都是侍從,逃不出兩蔣的手掌心。進入李登輝時代,上有主流、非主流鬥爭,下有派系、家族較勁,呈現多色拼盤。大雜燴的特色,好處之一在於,派系、家族出事,都是局部的問題,國民黨的支持者不會以偏概全。所以,對國民黨的總體傷害,相對有限。民進黨,則不然。從黨外到建黨,支持者或反對者,都以整體觀看待這個政黨。於是,派系、家族、山頭、個人出了事,民進黨往往會被認為,必須概括承受。影響所及,在政黨攻防上,國民黨可以一面大事化小(例如me too),一面小事化大攻擊民進黨。民進黨,沒有國民黨的豁免權。二○○八之後,民進黨與陳水扁脫鉤,引進新的政治元素,由蔡英文領導再起。二○一六,終於達陣。直到今天,陳水扁仍是民進黨的局外人。
國、眾兩黨,仍有它們的幸運,那就是,台灣已經進入民主時代,民進黨執政也不能一黨專政。民主時代,執政黨可以升官封爵,那是民主體制給予政黨輪替的行政特權。不過,所有的行政特權,也都必須依法行政,不能越軌政治迫害在野黨。從小英到賴桑,民進黨從立法院過半,萎縮到藍白立委席次過半。賴桑固然備受掣肘,先前小英也不能為所欲為。再往前,國民黨立院過半,「馬終統」也吃癟得很,還被太陽花搞到灰頭土臉。結論就是,官不聊生,頭家自然會傾向在野者對執政者的監督。青鳥與太陽花,能量之差,或即在此。超越馬、蔡的,還有兩岸僵局、中美關係、地緣政治等結構。
二○一六以來,民進黨連續執政三屆,從小英到賴桑,國民黨都在尋找攻擊弱點。年金改革,激發軍公教仇恨值。同婚議題固然進步,卻連民進黨支持者也跟不上腳步。能源轉型,一直有工商團體、非政府組織在撩撥民眾質疑。死刑存廢,亦非當下主流民意所能欣然接受。凡此議題,在野者也看準了,頗能刺激民眾討厭民進黨。只不過,一如阿扁、柯氏所展示,頭家的最後底線是廉能:廉潔而有治理能力。假使兩者皆非,問題就大了。而廉潔這一關過不了,就算一邊一國捍衛主權、反獨促統加避戰求和、新政治超越藍綠,也很難唬人。柯文哲這面鏡子,更值得各黨攬鏡自照。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