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書立
日前有多名民代收到臉書詐騙訊息,顯示「檢調已暗中調查你的助理費」還留下一個QR Code連結到封閉社群媒體,表示可協助隱匿金流,成為假檢警詐欺案例,;連資深藝人譚艾珍也同樣遭遇,誤以為協助辦案,須遵守「偵查不公開」,未和家人商量,就去秘密匯款,詐團沒想到警方預先分析潛在被害人,快馬加鞭阻止提款與轉帳,面對詐團無所不用其極的翻新詐騙手法,民眾到底要如何才能覺醒自保?成為反詐關鍵決戰時刻!
其實,正因偵查不公開,不會有任何司法機關私下告訴你正在偵辦你,要求你「把錢轉到監管帳戶」、「偵查不公開,家人也不可分享」就是詐欺的典型徵兆,發現這種狀況,要到派出所諮詢或撥打一六五,譚女歐陽靖發文「檢察官主動聯絡都是詐騙」正是防詐最佳基本觀念。
全球詐騙財損高居不下主因,就是社群媒體上的訊息充斥,過去「假檢警」及「猜猜我是誰」多透過簡訊或電話,刑事局曾破獲詐團簡訊儲值費高達一億元,也曾查獲詐團結合AI語音機器人,先撥打電話後,篩選出易被騙民眾,再寄發簡訊詐騙,現在這種手法,已轉移到社群媒體,除了電信業應加入打詐合作篩檢詐騙電信外,社群媒體也應主動攔阻明顯的訊息貼文,民眾更要在聽見詐欺覺醒的最後關鍵時刻,聽見「偵查不公開,別告訴他人」、「監管帳戶」、「秘密協助收款」立即敲醒自己,回到現實世界,走進派出所詢問、撥打一六五詢問,都不會違反偵查不公開,網路、電信上遇到不能說的小秘密,都要先問附近的派出所,派出所更要有同理心、耐心、細心,協助民眾打消恐懼意念或幻想意念。
(作者是現職員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