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舜
不同縣市最近連爆「孤獨死」案例,過世後很久才被發現遺體,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孤獨死是必須正視的議題。內政部統計,至二○二三年六月底,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已達四一八萬八三一四人,其中獨居者占廿三.三%共九十七萬六九二五人,老老照顧亦有十二.四%共五十一萬七七七○人;依戶籍結構觀之,台灣自二○一八年邁入高齡社會至二○二三年,一人、二及三人家戶皆穩定增長,四人以上家戶數則穩定下降,可見人口持續老化的同時,家戶人口則逐漸減少,未來老老照顧甚至獨居長者的人數可能持續增加。
獨居長者可能因行動或交通不便等因素,進而導致營養不良、就醫意願低落,終至健康惡化。二○二三年約有十三萬名獨居長者居住無電梯公寓,住處與醫療院所超過一公里者約十七萬人,若無法改善,可以預見孤獨死的悲劇日增。
台灣勢必要建構更強韌的社會安全網,以彌補傳統由家庭提供長者之身心照顧服務,我國高齡者慢性病的患病率及共病比皆居高不下,二○二一年國健署調查報告,六十五歲以上國人有八十五.九%至少罹患一項以上慢性病,有六十四.五%及四十三.五%同時罹患二項及三項以上慢性病。因此,社區藥局就非常適合作為社區內守護高齡者健康的前線照護站。
可在長者領藥時主動關懷,更可依其生活情形,提供營養補充及就醫、用藥建議,必要時進一步與醫師討論用藥情形,讓醫藥分工,共同守護長者健康。更可鼓勵長者至藥局進行「七二二量血壓」,養成早晚至藥局量測血壓之習慣,有助長者追蹤健康狀況,更能引導長者進入社區,維持社交功能,達到「在地安老」及「活躍老化」的目標。
(作者是總統府國策顧問、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