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難道音樂班要歸文化部?

◎ 陳志遠

行政院目前規劃,體育班的軟體、師資、經費、課程,未來都從教育部移由運動部主政。

行政院的構想,是要讓教育部和運動部在專業上各司其職,促成充分的專業發揮。但行政院忽略了,大部分情況下,一旦多機關共管,就會變成三不管。像是先前戲曲學院,就是在多機關共管下,成為縱放體罰、性侵教師二十餘年的環境。

體育班光是在教育部下,就已有三不管的狀況。目前體育班普遍有訓練、出賽時間超時、學生課業學習偏廢的情形。國教署認為前兩者問題要由體育署解決,體育署則認為學生的學業學習是國教署的職掌。兩個署都認為是另一方責任的情況下,即使目前已規定每天訓練不超過三小時,培訓及出賽不超過上課日數三分之一,這些規定都未被認真落實。

一個體育班通常有多個不同運動項目的學生,試問,今天籃球隊請假集訓,明天足球隊請假比賽,後天羽球隊和角力隊都不在,老師該如何教學?

依體育署資料,一一一學年度,高中職以下總共有三萬六千八百三十五位孩子就讀體育班。其中有多少人能拿亞奧運獎牌?多少人夠格成為職業運動員、教練等運動專業人員?有多少孩子被犧牲課業學習,最後落得一場空?若是為了奪牌,讓孩子沒法獲得正常學習環境,讓體育班的孩子陷入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處境,這在現代國家難道是對的?

照此一權責劃分邏輯,那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班是不是要歸給文化部管?數理資優班是不是要給科技部管?餐飲科是不是要給衛福部食藥署管?如果不是,行政院就要說明,為什麼體育班學生被差別對待?

體育署現在沒辦法提供體育班學生安全及正常學習的環境,同一批人高升去體育部,原本的跨署溝通還要變成跨部會溝通,又如何真正保障體育班的孩子?

不管是權責劃分或是體育班存廢,政府都應優先考量孩子。

(作者是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