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與中國交流不必自我作踐

馬英九基金會邀中國學生來訪,惹出一連串風波與抗議衝突,還有成員貶辱台灣,這原是事前從常識看,即可預料的結果,馬基會、若干政客和中國官方卻至今仍為其幫腔,要把一件披著交流之名,行統戰之實的台灣之旅,強詞奪理硬掰為「文化、心靈交流」,還要求陸委會不得依法處分馬基會。此事有如賴清德總統所言,中國「一手交流、一手共機侵擾,台灣人民不會接受」,如今就看政府部門如何具體回應不能接受對岸「侵門踏戶」的台灣人民。

與共產黨專政的中國往來,不能不提防它和一般民主正常國家社會的根本差異。在中國,政治掛帥,黨國為先,不容異議。台灣是它首要併吞目標,千方百計,軟硬兼施,無不以吃掉台灣為要務。在專制中國,人民結社及社會活動都受黨國嚴密控制,近年在習近平主導下,連企業都改姓黨,教育尤不例外。以來訪的學生團成員來說,不論去年或今年,幾乎都加入總數七千四百多萬的共青團團員,有的且屬於九千八百多萬的共產黨員或預備黨員身分。

從而,在所謂中國大學師生訪問團的外表之下,政治無所不在,這絕非單純的交流參訪團,而是經過篩選、帶著政治任務前來的樣板團。另一可從常識看的基本事實,來訪的七所大學、四十名師生都是成年人,須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如乒乓球星馬龍即已三十六歲;其成員不能在言行凸槌之後,以「只是一名二十多歲小女生如是說」開脫。

正因如此,該團來訪時,適逢我國榮登棒球十二強世界冠軍,其成員宋姓女大生雖賀「中國台北隊」奪魁,卻連「台灣」都不願宣之於口,且稱期盼一起為「祖國」棒球領域更上一層樓而努力。參訪台北中山女高,中國媒體以「像是唐僧掉進盤絲洞」,形容學生圍觀馬龍拍照場面。這些發言及報導引發爭議,其來有自。中國棒球水準差台灣一大截,連參加十二強賽的資格都沒有,卻在名稱上公然貶抑台灣,且把世界冠軍榮耀收歸中國。「盤絲洞」的比喻更不入流,尤有影射「蜘蛛精」的物化惡行,嚴重侮辱學生,引發學校及家長抗議。事實上,要說世界冠軍,最近棒球十二強賽MVP台灣隊長陳傑憲的謙誠及愛妻顧家形象,在台灣的知名度、人氣和人文素養都遠勝馬龍。

言行既被看破手腳,拒絕「假交流、真統戰」的抗議如影隨形。到了台大,學生高喊「這裡不是中國台北」,舉牌要求辯論香港民主、新疆人權、性別平等、六四天安門、台灣主權、言論自由、平等人權,但中國參訪團除了「同根同源」、「血濃於水」官樣論調,不敢回應。在清華大學,學生喊出「沒有自由、沒有交流」,清大等還共同發起「校園拒絕統戰、交流應該對等:跨校學生串連拒絕統戰團」訴求。

參訪團既未客隨主便,侵門踏戶,大剌剌自以為人在北京,只圖利用台灣的民主開放,假借教育文化交流名義,說自己想說的話,進行政治宣傳,無意與台灣學子真誠對話,其幫腔同謀還把所有的異見與抗議當成霸凌,不僅激發台灣社會反感,馬基會也顯然違反當初聲明書切結事項。且按《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許可辦法》,「從事違背對等尊嚴原則之不當行為」,政府應採取有效因應作為,陸委會等機關如何依法處置,不姑息養奸,台灣人都在看。

整個事件其實很清楚,所謂學子訪問團,只是打著交流旗號前來統戰,無心也無意查考台灣的民主多元價值。台海兩岸既互不隸屬,民主台灣對中國毫無領土野心,世人皆知台海和平威脅唯一來自中國,雙方這種違背對等尊嚴的互動,形同開門揖盜,只是讓專制中國以台制台、以民主制民主。

彭明敏教授五年前曾有感而發,提出與中國交流的準則。他指出,與中國多年的所謂「交流」,實則不異「宗主國」中國,在巡視「屬國」台灣。敵方在台灣享受言論自由,到處鼓吹統一,敵國旗在鬧街飄揚,手持敵國旗者公然結隊遊行呼嚎。相反的,由台灣到中國者,連中華民國四字、總統名字也不敢說,況乎「民主自由」。這是絕對的「不平等」,自稱「主權獨立」,實況是「主權」掃地被蹂躪,莫大國恥。他主張,與中國「交流」必須堅持「平等」原則︰對方可以在台灣做的,台灣在中國也可以做;台灣在中國不能做的,中國在台灣也不能做。

彭明敏的真知灼見,如今仍適用,主管機關應力求落實,並明快處置馬基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