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對抗中國產能過剩是重中之重

川普將重返白宮,引起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震盪。美國人顯然對川普「讓美國再度偉大」充滿信心,美股各類指數頻創新高;但是,認為川普政策具有不可測變數的國家,金融市場普遍缺乏活力。而台灣因為被川普點名︰「偷走美國的生意」、「必須交付保護費」,引發國人疑慮,台股走勢疲軟,投資人與產業界對台灣可能承受的壓力感到憂心。

川普震撼主要是外界對其激烈政策與言詞的疑慮,但若了解其之商人特質,以及期待美國再度偉大的願景,將可了解川普在經貿領域的強勢作為,可視為一種壓迫對手談判、妥協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川普關注的議題,根本反映美國民眾的深層焦慮,才讓川普得以秋風掃落葉之姿步上政治顛峰。以最近為例,自豪為「關稅人」的川普宣稱要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二十五%關稅,對中國則額外增加十%關稅,貿易戰火看似即將點燃,但深入探究川普發文的真正用意,係以關稅為手段,試圖徹底解決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以及主要來自中國製造的芬太尼(Fentanyl,人工合成鴉片)藥物,流入美國的問題。

據估計,拜登四年,約有千萬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其主要管道在美墨邊境。非法移民固然帶來了低廉的勞動力,卻也侵蝕美國的醫療、社福經費,甚至造成治安敗壞,但拜登顯然是以人道問題而非國安問題看待,導致民主黨在此次總統大選慘敗。至於芬太尼毒品,約有八、九成是中國製造,對美國的危害日益嚴重,美國雖屢次要求習近平重視並改善,但問題未獲解決,導致去年有七萬五千名美國民眾因此死亡。中國是高度監控的獨裁國家,若要取締芬太尼,絕非難事,因此顯然是故意縱容,藉以腐蝕美國的國力。諷刺的是,約一百八十年前,中國是鴉片戰爭的受害者,並淪為次殖民地,視此為國恥,照理對於「現代鴉片」芬太尼危害美國,應可感同身受。不料,習近平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竟是建立在以芬太尼毒害對手國的前提上。難怪美國民眾會選擇強硬的川普再度執政,取代滿口理念,卻毫無作為的民主黨。

川普再度當選後,外界關注的重點在關稅戰,但地緣政治的衝突根源,是中俄伊北韓的邪惡同盟;而全球地緣經濟的最大威脅,則來自中國。兩者衝擊不同,不能相提並論。川普上屆發動貿易戰的根由,在於中國對美國經年累月擁有巨大逆差,若無法平衡,美國經濟將持續惡化,恐淪為二流國家。川普啟動的美中貿易戰,已促成供應鏈在地化、多元化,自由貿易走向公平貿易,國安高於商業利益的概念獲得落實。川普再臨,問題已截然不同,是中國產能過剩,低價向世界傾銷,受害者則是全球重要工業國家的產業。彭博前專欄作家史密斯(Noah Smith)警示,全球製造業正面臨一場戰爭,北京透過產能過剩讓每個地緣政治競爭對手去工業化,美國最重要的經濟盟友─德國和日本,在中國最近的攻擊中首當其衝。中國產能過剩的衝擊,台灣感受最深,過去的石化、水泥、鋼鐵、面板受害,目前中國半導體成熟製程在連續三期「國家大基金」的補貼下,正急劇降低成熟製程對台灣的依賴;明年之後,中國成熟製程產能過剩將更為嚴重,從LED、化合物半導體,形成一股半導體紅潮,撲向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可以說,台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除了先進製程,都受到中國的威脅。

但受害者不僅是台灣,德、日汽車大廠受到中國補貼電動車的挑戰,業務萎縮,紛紛裁員,產業根基受到重創。尤有甚者,當年自豪跟中國簽訂FTA可帶來重大商機的韓國,更是大輸家。據韓國媒體報導,過去韓國與中國競爭的八個主要產業,如今有七個已經落居下風,韓國出口前十五項主力產品因遭中國夾擊,像鋼鐵、石化、顯示器、電池等產業,完全籠罩在中國殺戮中,顯見中國低價產品幾乎輾壓韓國的製造業。換言之,中國產能過剩、低價傾銷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最大禍害,而台灣受到衝擊尤其巨大,不容輕忽。

總之,川普尋求美國優先與榮耀再現,或有訴諸民粹,造成美國社會對立矛盾之虞,但冷戰以來,美國作為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已經付出太過沉重的代價,但受益國家或與美國為敵,例如中國,或者軍事上受美國保護,卻未能承擔應有的責任,凡此正嚴重削弱美國的國力。因此,美國民眾需要一位強力的領導者,可以回擊並修正過度傾斜的畸形狀態。而川普王者再臨,預料全球的地緣政治與經濟將有重大翻轉,回到一個比較均衡的狀態,如此,台灣將會因具有地緣政治與經濟的戰略價值,而成為受益者。因此,在即將展開的川普2.0,台灣與其憂心川普的可能影響,更應專注於來自於中國過剩產能對台灣產業的衝擊。令人欣慰的是,在對抗中國產能過剩的戰場上,台灣並不孤單,而是與西方工業大國休戚與共,站在一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