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和蓒
國民黨立委在立法院又再上演一齣自肥戲碼。陳玉珍等人提出「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條例第十三條」修正案,似曾相識的政治劇碼,讓人不禁回想起二○一三年那個同樣備受爭議的「江宜樺條款」。
當年,馬英九總統執政下的行政院提出「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修正案」,意圖讓學界轉任的政務官年資可以合併計算。特地為時任閣揆的江宜樺量身打造的法案,遭到民進黨強烈抨擊,更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修正案最終並未通過。
如今,藍委再度上演類似十年前的自肥戲碼,十七名聯名提案藍委中包括曾任清大副教授的翁曉玲,更讓這起修法醜聞淪為自肥的利益輸送案。
這份修正案的核心是允許公立教師轉任民意機關後,可以將不同職涯階段的年資予以併計,更設置了「回溯條款」,讓已回任教職的前民意代表得以補算年資。政客們藉由法律之名,行圖利自身之實,赤裸裸地展現了「為己而立法」的醜陋本質。
提案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聲稱是為了「鼓勵優秀人才投入服務」。然而,優秀的公共服務豈靠著修改退休年資這種蠅頭小利可以激勵的。真正吸引人才的,應是制度的公平性、社會的尊重以及公共政策的理想追求。
這樣的修法邏輯何其荒謬:政客們彷彿將公職視為個人私有的「年資銀行」,可以隨意存提、併計。它不僅侵蝕了公務系統的基本信任,更扭曲了公職服務的初衷。
翁曉玲在國會濫權法案中處處可見其提案身影,卻也被次次被憲法法庭的大法官宣告違憲,這是學術人才轉任公職的優秀特殊表現嗎?
翁曉玲的驚世發言,「我就是比你大怎樣」!翁曉玲當不分區立委有立委薪資,她也要教授年資,真的比一般人大很多。
(作者為國小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