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李在明若上台 台韓如何深化合作?

◎ 王文勝

南韓總統尹錫悅如果因短命戒嚴之亂下台,或任期屆滿,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高機率會當選,然而李在明是一個親北、親中的左派民粹主義政治人物,他可不同於同黨的文在寅。

尹錫悅締造四十年來最好的日韓關係,軍方對尹錫悅的支持固然重要,從他還未上任就和韓國三軍指揮官視訊、又把總統府辦公室從青瓦台搬到龍山國防部,幾乎可以看出端倪。

然而近期韓國政局變化,李在明可能強勢回歸。李在明反對得罪中國,更稱要廢除日韓軍情協定,這些台灣政府、學者都可當作「選舉語言」,然而筆者必須排除眾議,李在明的談話並不單純。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人︰曹明權。這位前韓國福建商會會長、現任榮譽會長、韓國新華網社長與韓中媒體協會會長,亦擔任福建致公黨海外閩僑宣講員,重點來了,他是共同民主黨黨員、多元文化委員會副會長,換言之,共同民主黨黨中央是被親共僑領給滲透了。

雖無明確跡象顯示他和李在明的直接關係,但這已足夠,因李在明目前是共同民主黨的黨代表。

尤其,李在明政治性格不比尹錫悅好,他正是進步版的尹錫悅,反之亦然。李的地域性在仁川、京畿道等西北地區,這次若當選也只是搭民意順風,註定無法統合全國民意與安撫保守派。

可預見的未來十年,韓國將成高度兩黨輪替的國家,台韓要深化合作,只有透過經貿和情報兩個層面,才能利益最大化與穩定,國民力量和共同民主黨皆無法長久維持政權,每五年可能就會下台,不妨藉有意前往韓國發展的中式餐館、給予合資入股方式合作,在仁川、首爾或釜山設立分店、分公司,以這些僑團、商會擴展當地市場,同時運用他們間接接觸韓國主要兩大政黨,發展政商關係與情報網路,政府一方面替餐飲業創造藍海市場,二方面可從中取得更大的利益,也就是安全、情資的蒐集資料庫。

有企圖擴張的企業才能改變經濟、並加入政治活動,上述做法可幫助台商避免政治風險亦可達到政治目的,同時幫助台灣達到情報蒐集的地位。

此外,釜山偏上海籍親共僑團,主要透過三星財閥的系統接觸保守派。倘若是保守派挺過危機連任,此策略依舊可使用。

(作者為退役少校政治作戰官,研究紐澳和大洋洲關係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