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出訪友邦,參觀「馬紹爾群島及台灣駐馬國技術團市集」攤位,也到技術團烹飪區品嘗美食。(記者陳昀攝)
賴清德總統展開首度元首外交,七天行程,預計今晚返抵國門。此行造訪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及帛琉等太平洋島國,並過境美國夏威夷與關島。面對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威脅增加,賴總統以南太友邦為首訪之地,頗具戰略意義,藉由強化民主島鏈的關係,除鞏固邦交,也與美國、澳洲等共同維護區域利益。尤其,選擇過境美國在印太的兩大軍事重鎮,正是展現與美國同盟穩定區域情勢。但令人遺憾的是,賴總統拚外交,中國藉機發動文攻武嚇,而我們在野對此漠然以對,還迎合中共的統戰活動。另則繼續國會擴權,升高對立破壞憲政。國內嚴重分歧,形同掣肘總統拚外交的成績。
對於這次元首外交,在野人士開酸為何不過境美國本土,營造美國不信任之謬論。然而,中國在印太擴張,已是美國拜登政府的重大挑戰,亦是將來川普政府要面臨的外交課題。位處其中的太平洋島國,土地與人口雖然有限,但具戰略角色,而成北京的滲透據點。蔡英文政府時,中國挖走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與諾魯等國,美、澳曾協助挽回關係,卻不敵中國的利誘攻勢。賴清德前往的南太三國,這一年先後舉行大選,過程可見中共介選操弄。爭取連任的帛琉總統惠恕仁甚至向國際媒體控訴,他挺台立場鮮明,是中國眼中的敵人,因此北京想把他拔掉。為此,賴清德親訪友邦,直接與當地政要深化情誼,並擴大合作領域。例如我們與美、澳、日本及紐西蘭等國與吐瓦魯合作,布建太平洋電纜,以退散中共不當介入。這不僅是為台灣,也是為民主友盟貢獻力量。
出訪前夕,中國軍事動作升高,除再度展開「聯合戰備警巡」,中國、俄羅斯亦共同派遣戰機侵入韓國防空識別區。之後,中俄也至日本空域騷擾。月初,俄羅斯三艘護衛艦和一艘補給艦,首度逼近台灣海岸東南方廿四浬區域,和中國軍艦展開模擬操練。國安官員形容,這段期間周邊海空域比平時更不平靜,中俄合流演練攻擊第一島鏈各方!南海同樣紛擾,大批中國海上民兵集結中業島,共軍於黃岩島又進行戰備警巡,對菲律賓擴大施壓。賴清德出訪,中國批「竄美謀獨」,我國安部門研判共軍再度軍演。北京表面理由針對賴總統,但從其在東海、台海及南海均升高挑釁看出,我們元首外交只是中共的欲加之詞,其真實意圖,乃利用美國政權輪替空窗期,透過軍事動作的擴大化與常態化,拓展勢力範圍,測試美國等友盟國家的應處能力與可能底線。
賴總統南太行,體現團結區域民主國家的積極意涵。而拜登政府選在賴出訪前宣布軍售,挺台訊號明確,破除毫無根據的「疑賴論」。但我們的在野黨無視外在局勢的風雲變化,窮於政治內鬥。立法院藍白兩黨第一會期強推國會擴權法案,被憲法法庭宣告違憲,不見反省止步,第二會期繼續開啟戰火,提更多擴權法案。包括修改選罷法,增加罷免難度與門檻。修改憲法訴訟法,癱瘓憲法法庭。排審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停止年改腳步走回頭路。在野立委另大砍賴政府力推的潛艦國造、全社會防衛韌性等國安預算,又試圖修改兩岸條例,刪除處罰退將赴中參與政治活動的「吳斯懷條款」。一邊弱化我們的國安,另還迎合中國在台買辦安排的中生團活動,為其統戰宣傳助陣且擦脂抹粉。當遭中媒用「盤絲洞」等不堪字眼污辱我們的學子時,文化交流完全走味,不見在野立委出面駁斥,卻反過來批評陸委會為何要對中國買辦採取行政處分。
有學者形容,藍白擺明要破壞憲法秩序,最後恐癱瘓政府體制,進而導致「內亂」。這或已不是危言聳聽。目前第一島鏈幾個民主國家,都深陷內部政爭的不安情勢。日本執政的自民黨由於國會未能過半,對中政策是否能維繫過去幾年的路線,受到關注。最近韓國總統因發布戒嚴後又迅速遭國會解除該令,引發政局高度動盪,風暴恐波及韓半島安全情勢。菲律賓因正副總統關係齟齬,政府內部權鬥正升高。跡象顯示,印太民主國家政情不穩,加上美國政權交替期間,更增添北京蠢動的可能性。韓國因戒嚴令朝野對峙,我們在野不思共同捍衛民主體制,卻反控綠營黨團有人貼文挺戒嚴,想擴大打擊面。賴清德拚外交,在野卻搏內鬥。內部局勢正牽動外部反應,台灣等民主國家若愈自亂,中國等威權國家勢必更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