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洪敬富談政治》川普2.0的人事佈局 與馬斯克的可能角色

◎洪敬富/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提名佛州聯邦參議員魯比歐(右)為新任國務卿。(路透檔案照)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提名佛州聯邦參議員魯比歐(右)為新任國務卿。(路透檔案照)

川普以壓倒性的選舉勝利於明年一月廿日將重返白宮之際,他已馬不停蹄地物色新團隊中的成員。繼首先提名白宮幕僚長威爾斯(Susie Wiles),近日已陸續公布了部分名單,如:魯比歐(Marco Rubio)為國務卿、瓦爾茲(Mike Waltz)為國安顧問、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為中央情報局長、葛里爾(Jamieson Greer)為貿易代表,以及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為國防部長。這些新成員尚待參議院批准通過,但他們除了是川普忠誠的擁護者外,多有一個共通政治屬性,即是對華強硬派,可說是群「鷹」匯聚的川普新內閣。同時,川普亦提名了馬斯克(Elon Musk)和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共同執掌總統直屬的特別委員會—政府效率部。由於馬斯克在華的龐大汽車產業利益,被視為是親華美企的商界代表人物之一。於是,有關馬斯克是否能成為川普二.○時代中,在政府體制內鷹派當道下,扮演另一股體制外的槓桿,促進美中關係和緩、甚或改善的潤滑劑之討論。

川普提名了馬斯克(如圖)和拉馬斯瓦米,共同執掌總統直屬的特別委員會—政府效率部。(法新社檔案照)川普提名了馬斯克(如圖)和拉馬斯瓦米,共同執掌總統直屬的特別委員會—政府效率部。(法新社檔案照)

回顧川普第一任期,彼時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對華的強硬措詞,被中共視為「人民公敵」。他從「如果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主義中國,共產主義中國就會改變我們」的政治覺醒,再到「共產黨不是中國人民」的說法,都在在顯示川普一.○時代美國的討共檄文。

而即將進入川普第二任期,準國務卿、古巴移民之子的現任佛州參議員魯比歐,歷來對中國更是不假辭色。他在「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聯合主席一職中,嚴厲批評新疆再教育營體現了中國政府對人權的系統性侵害。他對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諷刺說是一場對數百萬人而言「殘酷的、沒有終結的噩夢」。他更批評北京破壞《中英聯合聲明》保障的「一國兩制」,且積極推動多項涉中提案(如封鎖TikTok)和涵蓋幾乎所有美中競爭攸關領域的立法工作。因此,對中強硬且友台的魯比歐,自是兩度遭北京點名制裁,被定性為「偏執激進的反華派」。

而準國安顧問、歷經過軍中「綠扁帽」(Green Berets)嚴酷考驗的現任佛州聯邦眾議員瓦爾茲,更是不遑多讓。他曾撰文稱中國是美國面臨的「生存威脅」,並將當前美中競爭比擬成一場「新冷戰」。他既指責中國涉及對美竊取智慧財產權、不公平貿易以及對供應鏈的滲透,也在二○二二年呼籲美國和其他國家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以抗議中國在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的人權侵犯。他更是支持美國加強與印太地區國家的合作,以遏制中國的惡意影響。

然而,川普新團隊中出現一位不可缺少的靈魂人物—馬斯克。美媒現高調封他為「第一哥兒們」(first buddy),媲美他和美國第一家庭間,與川普形同兄弟情誼般的密切關係。在他即將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旨在透過裁減政府冗員、削減不必要的監管和浪費支出,重組聯邦機構以提高政府運作效率。作為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首席執行官、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執行長和社群媒體X董事長的馬斯克,在此次總統選戰中強力為川普站台,包括捐獻高達千萬美元銀彈支持競選活動。外界更普遍認為他的助選動機旨在為其自身經濟利益;不僅是為了拉動特斯拉的股價,也可能為了獲得聯邦巨額合約,在未來美國政府有關人工智慧的關鍵決策和太空商業化,佔據主導性地位。

細數過往,馬斯克多番在其個人社群媒體上,發表對中國頗為友善的言論。例如他對中國太空計畫和再生能源領域的成就大加讚賞,稱中國在再生能源發電和電動車領域領先全球。同時,他認為中國在先進基礎設施上的進步比美國快了一百倍。而「微信真的很厲害,基本上你可以靠微信生活、支付、處理一切事務」也出自於他的口中。中國外交部更曾指:「美中利益交融,如同連體嬰兒彼此密不可分。特斯拉公司反對『脫鉤斷鍊』,願繼續拓展在華業務,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反之,他對台灣則發表過不少爭議的言論。例如:台灣問題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基本的問題,中國沒能真正控制台灣是因為美國長期以來的干預。他認為,中國會用武力將台灣融入中國,且台灣問題產生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解決的方法是讓北京以類似控制香港的方式接管台灣,建議為台灣制定一個合理的、令人滿意的特別行政區。

於是,面對未來可能是驚滔駭浪的美中關係,北京或許正企圖加強拉攏美國商界領袖,利用川普偏好用「交易」的治國手段,冀能抗衡川普外交/國安團隊中的對華強硬派。正由於中國是特斯拉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且特斯拉不僅在上海建立了該公司於全世界最大的組裝工廠,且一半的電動車亦在中國生產,從而馬斯克便可能是中國積極拉攏的主要目標之一,成為北京為實現此一目標的「特洛伊木馬」。

殷鑒不遠,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後,美國時任總統布希在處理中共政府血腥大屠殺的問題上,實施了對中國在軍事、貿易和經濟上多方面的制裁措施。同時,美國也將人權民主與貿易談判掛鉤;若中國不能滿足人權條件,將導致其最惠國地位的終止。直到一九九三年繼任的柯林頓政府,由於受到排山倒海而來的美國跨國公司之遊說,其中也有部分受到中國共產黨動員成為中共「代理遊說者」的跨國企業,放大了親中貿易聯盟中企業聲音的力量,他們齊聲要求將人權與最惠國待遇脫鉤。這些積極遊說國會和政府的跨國公司,不僅有來自已在華開展龐大事業,可以直接從美中貿易自由化中獲得巨大利益;還有更多是尚未在中國從事業務,對中國並沒有直接貿易關係的公司也加入了遊說隊伍。他們或向白宮和國會成員遞交請願信,或動員其員工給參眾議員們致電或寫信。因此,儘管中國在一九九三年遠未達到美國設定的人權條件,這些親華遊說大軍結合了華爾街勢力,足以影響當時的國家經濟委員會,最終成功地讓柯林頓政府於一九九四年五月廿六日宣布將在不考慮中國人權進步的情況下延長最惠國待遇,同時也瓦解了美國外交/國安政策精英,試圖利用貿易政策作為制衡共產中國的有力槓桿。這也奠定了美國國會在二○○○年表決通過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從根本上改變了美中貿易關係,有助於中國於二○○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因此,馬斯克是否能承繼此前美國跨國企業在柯林頓政府中扮演助推美中自由貿易的槓桿,在川普二.○時代,翹動美中關係發展向中方傾斜的紅色槓桿?或是說,馬斯克接掌政府效率部其實並不是為了個人利益,遑論考慮其在華事業和利潤,而是為了協助川普政府打造「本世代的曼哈頓計劃」,力爭在兩年內將聯邦政府蛻變成一個廉能、高效、簡政的新體制;讓它回歸成建國時的「小政府」,向美國國慶二五○週年獻禮,也向美國開國元勛、國父及先賢們致敬?這一切都將拭目以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