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核電既無共識且安全堪慮

◎ 蔡雅瀅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受訪時表示:核電民調支持已有六、七成,核能共識不難,核安在台灣也不難,只剩核廢料處理命題。

然核電在台灣爭議數十年,支持者固然有,但反核聲亦從未間斷,甚至最近一次全國性公投,有四百多萬人投票反對核四商轉,超過支持人數。姑不論一份民調中有六、七成受訪者支持續用核電,能否等同「核能共識不難」?若細看該份民調有近七成受訪者,認為「台灣缺電」,可知受訪者支持核電的理由,很可能源自「缺電恐懼」。

核一、核二及核三廠一號機均已除役,明年五月即將除役的核三廠二號機自今年十月廿一日進入四十一天大修期,迄今超過一個月,期間備轉容量率大多維持在十幾、二十幾%,甚至曾高達卅一.六%,電力相當充裕,並未因「核電歸零」而缺電。

二○二三年我國核電全年發電量僅一七八.○二億度,不僅遠低於同年再生能源發電量二六七.一○億度,甚至亦低於政府二○二七年「深度節能」目標「省下二○六億度電」。與其承擔核災風險與核廢難題續用核電,不如落實「深度節能」及「再生能源」。

我國核電廠不僅均有設備老化問題,如:核一二廠均有爐心側板龜裂問題、核二兩部反應爐錨定螺栓均曾斷裂、並曾因避雷器劣化爆炸,長時間停機、核三曾多次因設備劣化起火。且山腳活動斷層緊鄰核一二廠、恆春活動斷層通過核三廠,核二更位於岩漿庫上,就算將老朽設備全面更新,也無法改變高風險環境。

況台灣地狹人稠,核一二四廠均位於人口密集的首都圈,福島核災日本政府強制撤離廿公里及四十公里的飯館村、建議疏散卅公里,相同距離範圍我國有數百萬居民,政府根本無力撤離安置,何來安全?

核電在我國既無共識且安全堪慮,核廢料更是沒有縣市肯要。盼經濟部長好好落實「深度節能」並推動以「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畢竟節能與綠能不僅爭議遠小於核電,且無導致大範圍損害之風險。

(作者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