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克服高齡就業歧視 打造第三人生

◎ 李月治

拜讀自由廣場〈熟齡勞工是未來的綠能〉一文,贊同作者的觀點,但高齡就業仍存在一些歧視問題,需要克服。

職場年齡歧視屢見不鮮,多年前,筆者公司被資遣被退休者,都是年齡較大薪資較高的同事,有位同事才五十出頭,只因年資夠,被退休。朋友應徵工作時,老闆暗示不要年紀太大的,說是免得過幾年就退休,公司還得付退休金。近七十歲的朋友雖仍在職場,但做得不開心,她說會被較年輕的主管欺負,動輒在工作上找碴,而私底下也少有同事願和她往來交朋友。

雖然我們有中高齡就業法保障中高齡勞工不被雇主差別待遇,但高齡求職不易,只能遷就職場。職場上的隱形歧視甚至霸凌,同事間對高齡勞工歧視,所在都有。筆者在職場看過不少案例,雖然老闆願意雇請中高齡勞工,但無端受到同事歧視、排擠、孤立,甚至任意差遣使喚,彷彿中高齡勞工就低人一等。

高齡就業,再苦再累有時也只能屈就,薪水更不能計較,因為相對年輕人,他們沒本錢也沒時間挑挑揀揀,這是高齡就業的無奈。

有位媒體業的朋友被資遣後,不得不做了一陣子清潔工,感嘆百無一用是書生,後來在同學幫助下才找到相關工作,薪水大不如從前,但他已經很感恩。

高齡化社會,職場上仍有許多戰後嬰兒潮世代,這些三、四年級生肯做、勤勞,也願把職場技能傳授給年輕一代。有時難免依老賣老,也喜歡提當年勇,但他們走過的路、打下的江山,確實有許多可供借鏡之處,只要年輕世代虛心請教,讓這些嬰兒潮世代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他們都願意傾囊相授,工作上合作無間,創造雙贏。

高齡就業也不全然會被歧視,只要有一技之長,有專業能力,還是很受職場青睞,也受同事尊重。例如裁縫師這種夕陽產業,年輕人不願意學,近七十歲的裁縫師朋友,技術精湛,在職場炙手可熱,比起她只願意從事服務業的女兒,薪資高出許多。有位七十二歲的同事,因有專業技能,退休後又被老闆請回去兼職。

日劇《高年級實習生》,男主角從高階主管退休後,進入新創公司當起高年級實習生,他認真肯學,在職場仍能發光發熱,從而填補了內心空白。劇中有句台詞「音樂家不會退休,直到心中沒有音樂才停止,而我的心中仍有音樂。」曾看過在超商工作的高齡長者,工作能力並不輸年輕人,高齡就業,只要心中有夢,有熱情,積極主動,還是能打造亮閃閃的第三人生。

(作者從事服務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