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正副市長涉貪 政風角色尷尬

◎ 陳建志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簡舒培日前表示,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共有五三五七件政風檢舉案,僅有四三一案(約八%)移送廉政署,竟無一件與京華城有關,簡質疑究竟是無人檢舉還是不敢檢舉?有趣的是,四三一案中,貪瀆案僅有一四七件,平均一年十八件。柯文哲弊案進行最高峰的二○二二年,更僅有六件貪瀆案移送,當年移送總數表面漂亮,致外界誤以為北市府清廉公正,如今回頭看恐怕只剩下尷尬。

所謂「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北市政風處面對市府內破天荒的貪瀆案,市長、前副市長彭振聲被羈押,都發局、工務局、產發局輪番被檢廉約談,處長迄今未自請處分、職務也未異動,若他與廉政署都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只能是台北市民。

柯文哲在市長室大膽收賄,同年數大弊案如火如荼進行,政風處移送紀錄僅有六件。而政風處標準託辭,不外是辦案有進度,移送數量、起訴、判決數量可能是前一年甚至更早前所送,不一定反映當年數量。套用政風處邏輯,二○一五年前案件也能往後反映。至於政風處調查多久才會報請廉政署參辦,外人不得而知。

除了貪瀆案與標案相關的違反採購法案件,北市府移送件數更低,二○一五–二○二三年僅八十九件,平均一年十一件。其中「懂得都懂」,政府多如牛毛的採購案,除非有人舉發、啟動行政調查,否則不論金額大小,縱然有圍標,單靠市府抽驗稽查,中獎被稽查機率堪比樂透。遑論政風能從標案中發現蛛絲馬跡,進而移送偵辦。

某種程度,鉅額以上標案廠商,不乏犯罪經驗豐富,也有市府高人可諮詢甚至配合。要從書面資料抓出瑕疵,難如登天,就算協辦政風認為有疑義而提供不同意見。從柯文哲案也發現,正直的科長被調離北市,剩下的人多會揣摩上意,即使認為有爭議,也不敢上報。畢竟主官沒肩膀,被貪污受賄的柯文哲辱罵,也一聲不吭。

但市府政風處並非完全無能為力,各機關皆有政風,不只市府舉發情資會過濾陳報,且有廉政署、調查局等其他機關來函調卷,要說對市府內疑似弊案渾不知情,是騙外行人。坦白說,北市政風處與市府內其他單位一樣「僚氣」沖天,多數人只想自保平安下莊,看到也不敢檢舉,畢竟知情不報,難以證明,所謂報告義務也只是倫理規範,何必拼命。

(作者是政治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