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林仁斌/台灣氫能源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林仁斌/台灣環保聯盟學術委員、文大副教授

為達成巴黎協定全球增溫不超過攝氏一.五度之目標,各國近年來已積極促進各式綠電、氫能、地熱能與碳捕捉、利用及封存等相關技術的發展,用以減緩全球氣候變遷速度。各國作法雖依其各自條件而有所不同,但皆相繼提出國家氫能發展戰略,並確立氫能發展的目標及路徑圖,這也驅使了全球氫能產業的加速發展。我國目前的進口能源占比高達九成以上,而且能源密集的高科技產業與基礎工業仍持續高度發展,用電需求日益升高,要與國際同步達到二○五○淨零碳排的挑戰不可謂不大,因此更應及早投入氫能技術開發、儲運、以及相關應用領域的先期工作,藉以加速我國氫能源產業的整體發展。綜觀我國氫能源產業的發展現況與所面臨的問題,筆者有幾點建議如下:

一、我國目前在氫產製的技術研發進程與國際目標水準相差不大。然而,現階段仍是缺乏氫能源相關基礎設施,氫能源的自產成本偏高,因此企業先期投資的回報率與經濟效益不佳。這有賴未來我國太陽能、離岸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比例逐漸擴大,在綠電充足的前提下,配合某些時段或區域性的再生能源並運用高效電解與儲運技術,當綠氫生產成本能有競爭力的商業規模(國際市場預期降至二美元/kg)時,或能完全取代化石燃料產氫的可能性,並可打造自有的氫能供應鏈。因此,我們應儘速規劃並建立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的整體示範場域,用以進行氫氣產製、儲運與應用之多元能源應用技術之開發與實證。

二、我國雖已提出氫能關鍵戰略與行動方案,且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也已廿多年,然而建置量與市場規模均遠不如世界各國,在氫能政策之目標設定、推進時程與補貼力道相較於歐美先進或中日韓等鄰近國家仍有待強化。這有賴產、學、研各界人士能共同協助政府各部門就各項氫能發展議題儘速謀定有效作為,屏除既得利益者的阻礙與推遲,並具體落實所訂定的氫能策略與目標,以增進我國未來在國際氫能產業鏈之影響力與競爭力。

三、由於政府與社會長年對氫能產業採取關鍵政策的惰性,我國在氫供應基礎設施與應用之相關法規仍未見完備,以致地方政府、產業界與用戶端在實際推動過程面臨無完整法律規範與技術標準可供遵循之困境。這有賴各界集思廣益與政府跨部會之協調,參酌先進國家的氫能發展經驗,針對各項法令與規範進行妥適的擬定或增修工作,才能完備管理法規與建置標準並藉之加速氫能應用的推展。

四、氫能相較於目前政府力推的風力、太陽能等其他再生能源之能見度與認知度較低,社會大眾對其安全性與各項應用的了解仍是有限。這有賴更多的工作坊、說明會、氫能源示範場域的參訪體驗與教育宣傳活動,或能透過大眾媒體與自媒體的行銷推廣方式,減少艱深的論述,更貼近民眾生活,使氫能應用議題能以更創新且活潑生動的方式進行推廣。

針對氫能源產業的發展與應用,尤須仰賴政府訂定短中長期的政策目標,完備管理法規與建置標準,使能創造經濟誘因與利基市場。在推動上除了要積極與國際技術團隊進行交流,藉以加速國內自主技術的成熟與驗證,也可從中及早培育我國氫能源產業技術人才,並提升國內產業發展與全球競爭力。另外,也應同步進行民眾溝通與公正轉型之推動,以為我國氫能源產業建立良好的發展環境,並透過氫能源產業之發展來協助我國達到二○五○淨零碳排之政策目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