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晶片戰爭開打 民主永續的選擇

◎ 史里

在科技競爭與國際地緣政治局勢中,台灣不僅面臨技術挑戰,還有內部的政治選擇。近期外媒報導,台積電生產的晶片出現在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的裝置中,引發美國國會關注。台積電澄清早已沒有供貨華為,一旦發現可疑情形,會迅速採取行動,以確保合法。並就報導主動向美國商務部通報。

台積電案例展現成功的策略:他們遵守國際法規,主動舉報潛在的違規行為,維護技術領先地位,並保持長期穩定的發展方向。這是以長期利益為重、拒絕短期誘惑的明智決定。

然而,晶片戰爭在全球愈演愈烈,特別是美中之間的科技對抗,已成為全球政治和經濟的關鍵布局。台積電在這場戰爭中選擇遵守美國出口管制,表態捍衛民主國家的國際法規,確保其在全球科技鏈中的核心地位。這樣的表現展現了一條穩健的發展道路,也是台灣應該借鑑的方向。

反觀藍白兩岸一家親的政治策略,過於依賴中國,忽略了台灣在國際合作中的重要性。這種政策看似親近中國,但實際上可能將台灣邊緣化,削弱技術優勢,甚至引發國家安全風險。賽局理論中的「多重均衡」概念告訴我們,選擇短期利益可能帶來長期的不利後果。台灣如果選擇與中國過於密切的合作,可能會在國際賽局中喪失重要合作夥伴,逐漸被全球科技與經濟版圖所排斥。

台積電的選擇和藍白兩岸一家親的策略形成了鮮明對比。前者選擇國際法規和技術合作,穩健發展;後者則急於追求短期利益,刻意忽略台灣的長遠利益。這是一場攸關台灣未來的國際賽局。我們必須拒絕短視的政策,選擇強化與國際間的合作,確保技術安全和經濟穩定,為台灣的未來鋪路。

台灣的選擇應該清晰而堅定:以台積電為榜樣,遵守國際規範,捍衛技術優勢,不被短期的政治利益迷惑,這才是長期發展的正確方向。這不僅是技術和經濟的選擇,更是台灣未來民主是否永續的關鍵抉擇。

(作者為台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