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民主需要對國家忠誠的反對黨

民主國家強調的「忠誠的反對黨」,即是對憲法、對國家的忠誠。(資料照)民主國家強調的「忠誠的反對黨」,即是對憲法、對國家的忠誠。(資料照)

立法院藍白立委今年七月主導三讀通過「國會擴權法案」,民進黨團五十一位立委、總統府、行政院和監察院等憲政機關,均認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等修正案相關條文有違憲之虞,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憲法法庭公告今日下午宣示判決。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是守護憲法的最後一道防線。無論釋憲的結果,任何政黨與個人均應尊重,共同捍衛台灣民主體制。但國人憂心的是,這段期間看到在野黨對司法部門無端攻訐,包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指綠營把大法官當成「圈養」工具,還支持將癱瘓憲法法庭的憲法訴訟法之修法。民眾黨也因黨主席涉貪,反控司法不公、政治辦案。否定民主體制,是最糟糕示範。

今年總統與立委選舉,國人原寄望藍白在國會掌多數,能依照既有憲政體制,扮演稱職的反對黨角色。但不過經歷一會期,在野黨掀起的國會之亂,堪稱民主噩夢。藍白立委乏於優質問政,卻通過諸多爭議法案,肆意擴權。尤其「國會擴權法案」,更被法界批評是毀憲亂政,嚴重破壞權力分立,利用掌控立法院,自居在行政院等憲政機關之上,迫其聽令。憲法法庭於七月做出暫停處分,裁定「聽取總統國情報告」、「聽取報告與質詢部分」、「人事同意權的行使」、「調查權的行使」、「舉行聽證會」及刑法藐視國會罪的部分,均因有違憲、侵害人民隱私、財產權等憲法上權利影響甚鉅,停止適用。大法官們把藍白引發憲政風暴,打回原點,守護民主。在野圖謀不成,遂將矛頭對向憲法法庭,國會之亂的續曲已然蠢動。

本週一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在藍營人數優勢下,初審通過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所提出的「憲法訴訟法修正草案」,要求大法官「現有總額」比照「法定總額」為十五人。司法院提出警告,若出現大法官缺額,在任並可執行職務的大法官人數必然低於員額總數,將產生無法評議、作成裁判,不能執行解釋憲法職務的嚴重後果。這擔憂絕非危言聳聽,大法官不只處理國會之亂的憲政訴訟,當人民權益受侵害,亦要能夠做出適時審判。在程序門檻設下限制,勢必導致憲法法庭無法召開與進行裁判,影響甚鉅。現任司法院長等七名大法官任期即將本月底任滿,總統已在八月向立院提出新接任的人事同意權案。但藍白迄今未排審,另又急於修法框定大法官參與評議的人數門檻,一慢一快, 若發生「現有總額」遠低於「法定總額」,憲法法庭將遭癱瘓,形同沒收司法權。

憲法法庭將在今日下午針對「國會擴權法案」做出合憲與否判決,在野黨此刻動作明顯帶有威嚇,不從其願,面臨停擺。這正是赤裸裸的政治干預司法。同樣,行政院編列的明年總預算案,仍被藍白兩黨卡在程序委員會裡,不讓其交付審查。表面理由是行政部門未按上會期所通過的修法與決議,編足包括調高原住民禁伐補償等預算。實際上,這是在野變相要脅行政部門增加預算支出的政治招數。一旦行政部門就範開了此例,後患勢必無窮,屆時藍白只要通過增加支出的法案或決議,行政部門很難再說不。朝野昨為此繼續協商,在野黨甚至動員群眾施壓執政黨。這作法等於是「國會擴權法案」進階版,直接干預甚至奪取行政部門預算編列權,行政院被矮化為行政局。在野行徑正違反大法官過去做的解釋:「易導致政策成敗無所歸屬,責任政治難以建立,尚非憲法所許」。等於侵犯行政權。

民主政治要穩定運作,執政黨與反對黨須各守其職。民主國家強調的「忠誠的反對黨」,即是對憲法、對國家的忠誠。然而,藍白擴權,凌駕於司法權與行政權,造成權力分立的界線模糊,甚至失衡,破壞我們多年努力建立的民主憲政秩序。另外,面對中國日益升高的軍事壓力與促統攻勢,藍白卻與政府吹不同調,例如中共藉由扭曲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來矮化我們主權地位,立法院連一份起碼的共同駁斥聲明都遭遇延宕。總預算案被持續卡關,這裡面除國內經建與民生,還涵蓋強化國防的重要預算,也同樣被耽擱。藍營現更打算修改民防法,遭綠委批評是透過刪除支援軍事勤務的任務,弱化民防與國防,是解除武裝的前奏。從對憲政、對國家而言,這些都已經不是「忠誠」的反對黨所該為,國人或許疑惑,這樣的反對黨,到底是想要對誰表達「忠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