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九月五日,台大醫師、政治素人柯文哲登記參選台北市長,掀起一頁白色風潮;十年後同一天,標榜新政治,擔任過兩任台北市長的柯文哲,因涉及違法放寬京華城容積率,被裁定「羈押禁見」,坐上囚車進入土城看守所。兩種場景強烈對照,令人不禁感嘆柯文哲所帶動的第三勢力風潮,是否將消失在歷史長河。
柯文哲涉案,民眾黨定調為「綠色黨國體制」動用國家機器進行「政治迫害」,因此將展開全國開講,力挺、相信柯文哲的清白,試圖喚回支持者的信心,顯見柯文哲及民眾黨或許評估所涉案件在法律面很難全身而退,因此訴諸強烈的政治抗爭,形塑柯是第三勢力對抗綠色黨國體制的悲劇英雄形象。而觀察柯文哲的十年浮沉及民眾黨的困境,必須同時回顧台灣民主改革與本土化以來,多股形成氣候的第三勢力一再向既存的藍綠版圖挑戰的歷史軌跡,才能觀照近年台灣政治發展全貌。而第三勢力何以總是無法超脫大起大落的輪迴?是受制於個人因素或結構性框架?
柯文哲的崛起,相當傳奇。他首次競選首都市長時,是與民進黨先進行民調對比,以協調出一個人對決國民黨的連勝文。結果柯在民調中勝出,民進黨信守承諾,並未提名人選,並全力為柯輔選,而柯本人則以「政治素人」與救人無數的「台大醫師」為包裝,強調不受陳規舊範束縛,將「改變成真」作為願景;對照連勝文是連氏家族之後,年紀輕輕即住帝寶豪宅的富二代形象,柯的新政治訴求獲得多數市民認同,以致「獨木舟」竟可成功打敗「大連艦隊」,柯成為台北市改制直轄市以來,首位無黨籍市長。柯雖為政治素人,但崇拜歷代中國帝王,甚至中共革命領袖毛澤東,研讀相關歷史與論述,從中學習帝王術。因此,柯充滿權謀與威權,以高智商為傲,自以為無所不知,不尊重專業,常常懷疑接近者的動機,因理念不合而求去者,屢屢被其公開羞辱為「無利可圖」才辭職。而柯固然金句連發,乍聽之下,容易受其吸引,但也經常脫口而出粗鄙低俗言語,尤其仇女言論更毫無遮掩。長期以來,柯的行事風格造成核心支持者離心離德。但柯卻精明的以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為訴求,以清廉作為人設,並將「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失言包裝為個性的直率,幕僚更擅長網路操作,使柯在各種社交平台擁有極高聲量,成功吸引年輕人成為小草。
柯創立台灣民眾黨,黨名抄襲自日治時代名醫蔣渭水所創的台灣人第一個政黨。但蔣是集結社會賢達之力,對抗日本當局,為殖民地台灣爭取民權;但柯的台灣民眾黨卻是「一人政黨」,黨組織徒具民主形式,卻缺乏多元自由氛圍,整個黨隨著柯一人的意志而運轉。而且,在黨的拓展過程中,吸納了部分爭議性地方人物,因此被譏為「民眾堂」。如此色彩的民眾黨,雖然在總統選舉獲得三六九萬票,但區域立委卻全盤皆墨,只能靠政黨票取得八席不分區立委,本可在藍綠間左右逢源以爭取最大利益。遺憾,擔任立院總召的黃國昌對民進黨充滿莫名的仇恨,因此寧可依附昔日他所批判或不屑之人,就是為了全面壓制民進黨。黃的抗綠親藍策略,無法彰顯民眾黨的獨立性與理念,造成白營八席變成「沒用的八席」,形同藍營傀儡。一人政黨的特色,以及用人不當,更甘於成為替藍營敲邊鼓的角色,限制了民眾黨的發展空間。
民眾黨的另一困境,就是強調揭弊,卻不相信司法,尤其面對自己人涉案,更是強力迴護,攻擊司法。最重要的是,無法提出有力證據為柯辯護,只會口不擇言批判莫須有的綠色恐怖、新黨國體制,並發起群眾抗爭,將全黨的命運與柯文哲綁在一起。民眾黨標榜新政治,卻充滿民粹與對台灣民主的否定,在藍綠眾多政治人物,唯有柯文哲可以相信,如此運作已使民眾黨類似宗教團體,只能吸引形同信徒的狂熱柯粉。尤有甚者,民眾黨擅長宣傳,卻沒有中心思想,更缺乏吸納人才與創建健全組織的能力,只是寄望一人的英雄式領導。這樣的第三勢力是否泡沫化?從其重要領導人的性格與行事風格可以找出答案。
台灣民主進程中,曾經出現的有力第三勢力,一是新黨的崛起,本質上是外省族群對李登輝繼位及推動本土化路線的危機感,曾掀起風潮,但因囿於族群意識,抗拒民主化與本土化,後來更成為中共意圖併吞台灣的樣板,終於沒落。另一股第三勢力是宋楚瑜領導的親民黨,其之崛起完全靠一人的魅力,與民眾黨類似,但宋之經營能力卻是柯所不及,在政治高峰時,只以些微票數敗於陳水扁,幾乎取得政權,但隨著宋的魅力漸消失,年紀老邁,親民黨漸漸萎縮,幾乎沒有影響力。目前,柯有多件官司纏身,人設崩毀,更可能陷入牢獄之災,柯的起落再次印證台灣第三勢力,欲與藍綠形成三國鼎立之勢,還有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