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好學生變壞政客 柯文哲從政之亂

◎ 張國財

九月五日傍晚五點五十分,囚車載運柯文哲,緩緩駛離台北地院,朝土城看守所方向急奔而去。

這一幕,既震撼人心,更令人不勝唏噓。十年前的同一天,政治白紙一張的台大醫師登記參選台北市長,竄起政壇、引領風騷的台北市長,登第三勢力之列、新政黨主席,晉總統寶座角逐者,淪為涉貪弊案階下囚,情節跌宕,反差之大,怵目驚心。

這一幕,是柯文哲的悲劇,更是社會的悲劇。在感慨超越藍綠幻想破滅之餘,豈不應該省思:除了柯文哲被上銬,他身旁還有多少人也該被送上法庭?台灣的教育觀念與社會環境,究竟為何竟創造出這種品類的柯文哲?

首先是「好學生」的定義,眼下的家庭教育、學校與社會教育,是不是都有把「考試成績好」定義為「好學生」的迷思?為什麼品德好的學生未被等量齊觀?

其次是「好學生」的形塑,「好學生」只負責會唸書、考滿分、上第一志願。至於同儕情感、同理共情、人我關係、社群參與、社會關心、弱勢關懷、兩性平權、責任道德,全都淪為次要甚至根本不重要。

第三是對「好學生」的寵溺,「好學生」的偏差行為(例如自私自利、盛氣凌人、驕傲刻薄、欺騙謊言、推諉塞責、甚至為求好心切而作弊),家長、老師為何末能予以有效糾正?而讓他們進入社會後傷害群體。

看看柯文哲、高虹安的例子,在校期間「好學生」「學霸」有家長寵、老師寵;進入社會職場,以「菁英」之姿,改由長官寵、媒體寵、粉絲寵。一路走來,生活在尊榮與特權環境裡,最後出事豈是偶然?

第四是社會大眾盲目崇拜學歷,並誤將學歷與學力、能力、品德操守劃上等號。柯文哲開口閉口「我是台大醫師」、「別忘了我是外科醫生」、「我是台大教授」、「我智商一五七」,還不是因為小草、選民、社會大眾吃這一套?明明施政成績六都墊底、五大弊案變身五大政績,科學變柯學、務實變務虛、理性變感性,好像都不重要了。

預防出現第二個柯文哲,為人父母師長及社會大眾,已經做好心理調適了嗎?打算從輕品重學的迷思走出來了嗎?

(作者是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