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惟冰
隨著「凱米」颱風逼近台灣,這兩天最搶戲的政治人物非台中市長盧秀燕莫屬。
諷刺的是,讓盧成為討論焦點的不是認真防颱的超前部署,也不是颱風假的精準拿捏(事實上還是從不放到放的深夜擾民髮夾彎),而是盧秀燕選擇在颱風前夕出發訪美,但抵達美國沒幾個鐘頭,又決定馬上趕回台灣。在極短時間橫跨太平洋的折返跑,放眼直轄市長,還真是前所未聞。
盧秀燕回台後說「我趕回來了」,又稱颱風假從無到有是因「寧寬勿鬆」。但,前後對照,若「寧寬勿鬆」真是盧的最高指導原則,她行前明知颱風要來,且可能登陸台灣,怎麼還敢出去?
此外,盧秀燕訪美第一站是西雅圖,飛行長達十一個小時,來回航程加上機場等候時間,這一次折返跑,就耗費超過一整天在機場與飛機上,這對一寸光陰一寸金的直轄市長而言,成本不低。
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考量讓盧秀燕選擇在颱風前飛出去,而人到了美國卻又「即刻停損」,有趣的是,兩個看似相反的決策,起心動念會不會是同一個原因?
(作者從事公共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