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建儒
讀了國民黨立委陳雪生和陳玉珍等人所提出的《離島建設條例》修正案後,筆者不禁感到震驚與憤怒。這樣的提案無異於打開了台灣國門,讓中企輕鬆進入,這難道不是在為中國搭建一座現代版的「特洛伊木馬」嗎?
這項提案開了四道門,每一道門都在削弱台灣的國安防線。
第一道門就允許中企參與離島公共建設,這裡面的危險在於,條例中排除了《政府採購法》限制,也排除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四十之一條的規定,這意味著中企可以毫無障礙地參與台灣的公共工程。
數據顯示,目前中企在全球基建市場中的佔比高達廿%,擁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也有深厚的國家背景,這樣的企業進入台灣公共建設,無疑潛藏巨大的國安風險。
第二道門是得標的中國廠商可輸入中國機具、技術和操作人員,這直接排除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十和第十一條。數據顯示,二○二二年中國的技術輸出總額達到三千億美元,但這些技術背後的數據安全和操作風險卻難以控制。想像一下,這些中國技術人員在台灣的基建項目中,會不會成為情報收集的前哨站?
第三道門更令人震驚,條例允許中企的貨物和人員進入台灣的限制水域和飛航情報區域,等於把台灣的國防機密暴露在中國眼皮底下。根據國防部的數據,台灣每年因情報洩露而損失數十億新台幣,提案若過,這個數字恐再攀升。
第四道門提到,台灣的民間機構也可適用規定,這意味著台企只要和離島地區的項目合作,也可帶入中國的技術和人員。無疑是在為中企在台灣的擴張提供便利,而台灣的中小企業將在這種不公平的競爭中恐怕逐漸被排擠出市場。
此外,澎湖、金門和連江的高等教育機構還可專案申請招收中生,並不受招生名額限制。根據教育部的數據,目前台灣的大學生中,中生比例約為二%。提案若通過,這個比例將迅速上升,對台灣的教育資源和學生結構帶來影響。
綠委王定宇直言,這無異於打造中國版的「特洛伊木馬」。國民黨的提案,是在幫助中國移除台灣的國安保護,讓中企輕鬆進入台灣。他還質疑,這樣的提案到底是為了誰的利益?
作為台灣的公民,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站出來,反對這樣有損國家利益的提案。我們應該透過各種渠道,向政府和立法院表達我們的聲音,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項提案的真相和危險。
總之,陳雪生和陳玉珍的這項提案,不僅僅是一次立法修正,更是一場關乎台灣未來的重大挑戰。讓我們一起站出來,捍衛我們的家園,拒絕這樣的「福國利民」,避免成為真正的「引狼入室」。
(作者為國會助理)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