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興煥
美國在2021年通過《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禁止進口所有來自東突厥斯坦(新疆)的產品,除非企業提供明確與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它們的供應鏈裡面沒有中國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才可以獲准進口。
影響所及,不只有抵制新疆棉的倡議,美國更具體制裁了許多中國企業,例如:中國晶科能源、隆基股份、納思達、中泰化學。2024年6月11日,又新增列了海鮮、鋁業與鞋業三家中國公司於制裁名單。
美國甚至明文於法條,除了提出在中國使用或受益於維吾爾勞動的實體清單,以及該實體之進口代理商,還希望與盟友、非政府組織及私部門合作,強化宣導與打擊。也就是說,美國希望民主盟邦也推行類似法令。
這類法條的核心價值當然是人權,對抗中國對維吾爾的種族滅絕;但同時是國際新秩序的打造,捍衛人類文明不再被中國勒索。
從維吾爾的人權出發,美國的《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旨在建構與中國脫鉤的全球供應鏈。一方面制裁中國的種族主義,一方面著眼於「安全替代」、「系統冗餘」的經濟安全佈局,不再讓民主世界因經濟供應鏈而持續被中國勒索。打造一個不受中國威脅的國際新秩序,才是該法的終極目標。
作為全世界最受中國地緣政治威脅的政治共同體,台灣應配合美國的戰略,參與「與中國脫鉤的安全替代供應鏈」全球佈局。有經濟安全才有國家安全,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比台灣更需要降低對中國的依賴。美國對於「與中國脫鉤」的全球新佈局,是台灣苦等數十年的國際順風。
台海問題必須是國際問題,國際的台灣才是安全的台灣。在團結與中國脫鉤的新國際秩序,各國可以不再因為經濟利益而受中國各種威脅,包括「一中原則」的帝國主義,這是讓台灣在國際逐漸走出孤立困境的重要外緣。
但是自助人助,台灣必須積極參與國際新秩序的打造,不只是在國防與美日聯合防堵中國擴張,同時要在經濟上抵抗對中國的依賴。不能只期待國際變局,自己卻成為中國經濟擴張的破口。
經貿佈局必須有經濟安全的概念,台灣必須與美國等盟邦團結建構不受中國威脅的國際新秩序,才能落實普世人權、捍衛民主價值、維護國家安全。
與中國脫鉤的國際,才有文明與和平。與中國脫鉤的台灣,才有獨立的國家。
(作者為台灣基進黨主席、台灣國家聯盟執行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