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解讀共軍新任國防部長董軍

◎ 林穎佑

懸缺一陣子的中國國防部長終於底定,由原海軍司令員董軍出任。由於外界難窺中國內部對人事變化更是難以掌握,許多異動背後因素難以研判,只能從人事的經歷與公開資料來推測出線的可能原因。

基本資料

董軍1961年生,山東煙台人,畢業於大連艦艇學院,歷任中共海軍司令部軍訓部長、北海艦隊副參謀長、2012年晉升正軍級少將並在2013年任東海艦隊副司令員;2014年12月轉任海軍副參謀長;2017年1月升任南部戰區副司令員,並在2018年晉升副戰區中將,在經過戰區的歷練後,於2021年3月回到軍種擔任海軍副司令員;2021年8月升任海軍司令員,同年9月並晉升正戰區上將軍階。

歷練背景

海軍一職有外交軍種的任務,但董軍能出任中國國防部長應與其經歷北海、東海、南海的經歷有關。無論是海空監控或是具體的鬼切動作,中國常與他國部隊在中國大陸周遭海空域對峙,也會是與外軍交流時討論的議題。相較於航天科研背景的李尚福,曾在三大戰區與海軍軍種歷練的董軍或許大多在機關單位服務,但中國國防部長的職責不在打裝編訓,而在對外軍事交流,其過去經歷可能更適合出任此職,特別是在美中逐漸恢復軍事對話,與外軍進行軍事外交的次數必然增加,都可能是董軍出線原因。

可能任務

董軍在2015年中俄海上聯合軍演時,就擔任聯合導演部中方執行導演,與俄軍有密切的互動,更在2020年擔任中國與巴基斯坦首次舉辦的海上衛士-2020聯合軍演中,擔任聯演總導演;甚至在2021年前的美中戰區級別對話上可能都有參與,這些經歷也代表董軍有相當豐富的外軍交流經驗。在當前除了在地緣戰略上必須與巴鐵合作制衡南亞之外,在俄烏戰爭爆發後,與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俄羅斯進行軍事互動與交流,更為重要。特別是對解放軍來說,無論是在裝備來源或指管體系上都有濃厚的俄式色彩。如何保持與俄羅斯的互動,並攝取俄烏戰爭對俄軍的教訓,藉此檢視軍改後解放軍的戰力,將其應用在未來的作戰上,必是近期解放軍的當務之急。這些可能都是未來董軍在交流上的重要任務。

(作者是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