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如輝
以色列遭遇國難,該國旅外僑民或留學生,紛紛返國共赴國難,想起國小作文常提到「魯國遭遇鄰居齊國入侵,當魯國軍隊潰敗作為恃童的汪琦,奮不顧己衝向敵軍最後陣亡,孔子留下「能執干戈以衞社稷,可無殤也」,意謂只要能保家衛國,就算不是成年人,都應以成年葬禮待之,然而台灣此刻正在熱議的是國民黨籍的立委涉嫌洩露國防機密。
魯國情況似今台灣,春秋五霸的齊國從未放棄對魯國的覬覦,更不會因魯國高喊同屬中國就放棄武力兼併,魯國人何嘗想要兼併四方?不過就是想在故土安居樂業,台灣又何嘗不希望安居樂業,現今中國威脅台灣,但一談到國防自主,就會被貼上「子弟上戰場」的標籤,愛國少年汪琦若在台灣鐵定被打成台獨分子,孔子若在現世,將如何看待唱衰台灣的背骨?
不管你是否喜歡「中華民國」或「台灣」,這是中華民國的現況,也是台灣歷史現在進行式,以色列的戰爭告訴我們,平時準備不可少,至於唱衰台灣或國防真是無此必要,汪琦的例子更告訴我們,共赴國難可以選擇不同方式,但愛國愛台灣的心意與行動卻不可無。
(作者從工)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