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感念安倍晉三 提升台日關係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逝世八日滿一週年,在各方追思活動中,安倍遺孀昭惠將於十七日來訪,台灣人民至為歡迎。蔡英文總統說,安倍是台灣人最感念的日本首相。的確,台灣人普遍感受,安倍是最有台灣心的日本首相:他對台灣的好,出自真誠,來得適時,特別是台灣遇到困難時,他總心繫台灣,出手相助。

國人記憶猶新,台灣受武漢肺炎肆虐而疫苗不足,他促成日本捐贈數百萬劑疫苗給台灣人;台灣發生地震,他親手揮筆寫上「台灣加油」鼓舞人心;台灣鳳梨遭中國禁止進口,他笑容可掬與台灣鳳梨合照並盛讚甜美可口;當台灣飽受惡鄰侵擾,他強調「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等同日美同盟有事」,把台灣的安危與日本、美國的安保相提並論。

台灣人感念他,因為在對抗中國脅迫併吞之路,他總是力挺台灣。他洞見中國崛起野心,提出「中國威脅論」,倡議抗衡中國的「自由與繁榮之弧」構想,並結合美國、印度、澳洲聯盟因應;「四方安全對話」、「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等理念由他提出,台灣也是夥伴關係。從首相卸任後,他支持台灣態度更為積極,呼籲美國以烏俄戰爭為借鏡,改變「戰略模糊」政策,明確表示若中國武力侵犯,美國將保衛台灣。

蔡英文總統說,安倍是台灣人最感念的日本首相。的確,台灣人普遍感受,安倍是最有台灣心的日本首相:他對台灣的好,出自真誠,來得適時,特別是台灣遇到困難時,他總心繫台灣,出手相助。(法新社)

安倍留下的政經、外交諸多遺產中,與台灣有相當的關係。最根本的,他感念李登輝前總統對日本的啟發,有如前首相森喜朗兩年前轉達安倍對李登輝的悼念,強調戰後日本缺乏自信,年輕人所受教育較「自虐」,但李登輝要日本人有自信,積極發展自己的國家,確保了自由、民主及穩定經濟。同時,外交上的「安倍主義」,主張透過經濟合作、安全保障、軍事交流等,增強與價值觀相同國家關係;在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之後,他出面主導「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台灣正申請加入中。台日兩國從安倍政府至今的友好密切進展,這是穩固的基礎。

正因如此,一年前他突然遇刺去世,舉世震撼。在台灣,政府機關和公立學校降半旗,許多台灣人前往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和高雄事務所獻花簽名悼念,各地舉行音樂會等追念儀式,民間感念他而形塑銅像,還有一百七十五家企業、組織和個人集資在日本《產經新聞》刊登追悼感謝廣告。台灣人民對這位最誠摯的日本領袖驟逝,心情痛惜之極。

安倍積極推動的台日友好關係,如今繼續發揚光大。上週,日本立憲、維新、國民超黨派組團來訪,是三個在野政黨的創舉,由曾任外相的前原誠司率領。他明確指出,日本在外交、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想法已不同以往,支持台灣維持現狀的主張,反對任何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作為,期盼與共享普世價值的台灣進一步發展友好關係。六月下旬,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訪問日本,是近三十年來台灣副閣揆的首次;兩國在科技、經貿、產業、觀光等,也持續密切交流。

往前看,日本支持我國加入CPTPP,洽簽類似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的貿易協定,在半導體、綠能及低碳轉型產業相互合作,並針對中國脅迫加緊雙邊安全準備,是可共同努力的目標。另一方面,洽簽雙邊FTA或加入CPTPP等多邊協定,都在追求經貿整體得大於失、長期有利的過程,其間有取有捨,除了談判爭取,也要符合國際規範及科學標準,適度排除國內政治不理性干擾。台灣曾以「核食」為由,禁絕日本福島五縣食品進口長達十一年,就是內部政治超越科學標準與國際普遍實務之例。

台日關係更上一層樓,日本方面也有障礙,主要是顧慮中國。經濟方面,不少企業把中國當主要市場,政治上不乏親中派。不過,即令日本以技術、人才、投資助成中國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包括提供四十年鉅額開發援助ODA,經濟崛起的中國無助日本擺脫「失落三十年」,軍事崛起反而帶來侵擾東海等安全威脅。美國川普政府一改自尼克森以來對中國政策的一廂情願,拜登繼之,如今民意對中國反感已成美國共識,日本也正有如此覺醒。

中國外交大咖王毅上週指稱中日韓三國是「搬不走的近鄰」,「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什麼地方」,「無論頭髮染得再黃,鼻子修得再尖,也變不成西方人」;如此發言,引發國際輿論大譁,既反映其「戰狼」本質,也凸顯對美日韓聯盟指向中國的氣急敗壞。民調顯示,日本人不喜歡中國者已近九成,王毅言行有助加速對中國反感的日本共識形成,我國應密切掌握契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