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落實需量反應 兼具經濟效益與供電穩定的解方

◎ 郭芳楠

天氣轉熱使得供電議題備受關注,不久前台電啟動「需量反應」機制,向民間購電,讓部分民眾誤以為是我國電力系統供電不穩。

事實上,所謂需量反應是透過公私協力,以志願性方式鼓勵用電大戶移轉其用電行為,讓電業機構不必為了滿足極短暫的用電尖峰,就耗時、耗力及耗鉅資蓋電廠,這方式也可讓用戶獲得電價優惠。這種雙贏作法,兼具經濟效益與供電穩定,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台灣地狹人稠興建電廠不易,加上超過九成能源均仰賴進口,更應積極落實需量反應機制,以確保供電穩定。

需量反應如同規劃偏鄉公車路線,考量一天可能僅一兩名乘客,不符成本,因此若以公私協力方式,鏈結計程車資源載客,採公車式計程車,不但省下維運公車高昂成本,還達到照顧偏遠地區便利性的訴求。電力管理也是同樣道理,透過需量反應等用電需求面的管理機制來滿足用電需求,相比於僅為供應短短的尖峰時段而去興建更多電廠,導致增加投資及運維費用而言,更符合經濟效益,也能相對兼顧供電穩定及經濟性。

目前現行需量反應主要有三大措施,首先計畫性需量反應,由廠商事先跟台電約定,於歲修或非製程時間減少用電,以獲取電價折扣獎勵,其次為即時性需量反應,廠商承諾萬一發生跳機等突發電力狀況時,能臨時配合降低用電或啟用廠區發電設備,強化事故復電能力,第三,需量競價措施則類似股票交易市場,由台電前一天公布所需電量,供民間業者投標,價低者得,藉此讓台電能選擇低於自行發電成本的標的,省下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也可使台電整體供電成本降低,一般民眾也可因而受益。

事實上,台灣早在民國六十八年起就已逐步導入需量反應措施,但由於用電預測等技術仍在發展中,因此,當時需量反應並未很普及。如今隨著近年國內物聯網(IoT)技術蓬勃發展,帶動智慧電網等相關技術演進,強化電力管理與預測能力,進而促使需量反應執行更精準,可預期未來會有越來越多針對不同產業客製化的需量反應措施應運而生,有望吸引更多廠商投入,一起為供電穩定而努力。

台灣面對極端氣候、淨零排放挑戰,電力系統如何降低事故發生機率及碳排放都是重要課題,無法只靠電業機構單打獨鬥,必須導入用電方資源,而需量反應就是鏈結電力供需雙方合作的橋樑,共同攜手降低尖峰負載,讓供電穩定又淨零。

(作者是工研院電網諮議委員暨台灣大電力公司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