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雅軒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召開記者會宣布爭取提名,開始增溫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作業。民調榜首的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要不要表態爭取,又成新聞話題。其實從過年至今,侯市長總像是被架著出場,讓人頗有感觸,似乎又重演四年前的戲碼。
二○一八年韓國瑜自從選上高雄市長,聲勢如日中天,國民黨也像現在拱民調第一的他出來競選總統,結果不但灰頭土臉,甚至連市長都被罷免掉了。然而國民黨從沒檢討,假如當年沒有逼韓出陣,四年下來累積的高雄市長經驗,今日還會遇到這樣的窘境嗎?遠的不說,台灣總統最重要的是掌握兩岸立場,但侯市長的中國經驗,從一九九四年杭州千島湖事件受聘海基會參與調查開始,以技術官僚的身份參與「兩岸四地」的犯罪防治,到了二○一○年轉任新北市副市長時就完全斷鏈了。
什麼是「中國」?什麼是「一個中國」?什麼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這些都沒有簡單的答案,假若侯市長兩手空空就這樣去面對民進黨的賴副總統,這場選戰過程恐怕是慘不忍睹。
明史曾記載:「朱升……太祖(朱元璋)下徽州,以鄧愈薦,召問時務。對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太祖善之。」侯市長也許可以斟酌考慮一下。
(作者為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