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當法國文化部長懇求國民:別在線上平台購書

談以國家政策護持獨立書店

◎ 顧秀賢

台灣出版業先天不足(愛閱讀者稀缺)、後天失調(執政者政策輕忽),網路時代益形畸變,電商強凌弱主導遊戲規則,致使文化治理的關鍵內核,淪為貨真價實的慘業。

法國國家圖書中心(CNL)剛剛公佈,去年該國新開獨立書店一四二家,多於二○二一年的一四○家,大疫過後紀錄創新高很鼓舞,而這種創業趨勢,還不斷蔓延外省小鎮。CNL說,自二○一七年以來,法國每兩家新開書店,就有一家設在居民少於一萬五千人的城鎮,而每四家更有一家,成立在居民少於五千人的城鎮。偏鄉書店潮去年勢頭更強勁。書業興盛,主政閣員無不歡慶,儼然驕傲不已的政績。

法國民族閱讀文化底氣足,大家耳熟能詳。可權力擁有者的執政共識,更令人欽服。我們很難想像,武肺期間獨立書店業績落衰,法國文化部長Roselyne Bachelot居然上媒體,公然懇求全體國民:“Do not buy books from online platforms!”(不要在線上平台購書)。法國總統Emmanuel Macron更宣示全民閱讀是「國家優先」(a national priority)的政策,責成國會特別立法,予實體書店提供具體支持。多虧此政府去年九月通過的新立法,書店得以低至○.○一歐元的運費交寄圖書(法國郵政的運費至少七歐元,而Amazon由於物流合作,只需○.○一歐元,約台幣○.三三元)。

執政當局堅持通過不少法律,矯正「扭曲競爭」(distorted competition)的魄力,迎來法國書業的春天──如立法強制要求出版商設限新書售價,以使讀者無論線上或實體店購書,都需支付相同費用。而法律允許的最高折扣僅五%,也幫助護持法國近四千家永續的獨立書店(為英國的三倍數量耶),更源源不絕地提供法國國內上萬個書店職缺。

如何保護圖書和獨立書商免受自由市場力量的蹂躪,這肯定是法國「文化例外論」理念的實踐。公民沒有圖書流通的近用權利,會構成社群自由閱讀提升的障礙,文化基盤的深層構築,就在具體明確法案的鞏固與保障。聰慧的法國人至始明白個中三昧,無怪其文化榮光熠熠生輝!

(作者為文化工作者、台灣東社社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