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觀光業要補貼到何時?

◎ 黃惟冰

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出席活動時表示,今年的目標是外國旅客來台觀光人次達到六百萬。至於觀光業的缺工問題,將以特別預算補貼,藉由縮減薪資差距,讓在疫情期間轉職去其他行業的觀光人力,能夠適度回流。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第一,台灣國內旅遊對於許多國人而言,價格就已偏高,但品質不如預期,導致「去墾丁不如去沖繩」之類的說法流傳已久。就連政務委員張景森都曾直言,「過去台灣人想要旅遊,首先一定想要出國,因為台灣貴又不好玩」。既然如此,在收費貴參參的情況下,怎麼會從業人員的薪資多年下來,還是低迷不振,觀光業的營收與分配,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第二,在馬政府時期,因為擴大開放中國旅客來台,外國觀光人次早已衝破千萬。但,就結果論來看,一味以「人次」衡量成敗,對於台灣觀光業的體質與品質,沒有顯著提升。反倒是,套句韓良露的話,「只在台灣留下了傷痕累累的旅遊品質」。如今,對於產業前景,交通部依舊「人次」掛帥,我們能期待有不一樣的結果嗎?

第三,疫情期間人力從觀光業流出,如果在其他產業薪資較高,因而不願重返觀光業,不就顯示同樣的人力,在其他產業能夠有更高的經濟產值,因而得到相對優渥的待遇,這難道不是人力資本轉型升級的好事一件,怎麼會變成需要政府出手逆轉的困境?又,政府希望透過補貼拉高薪資,能夠維持多久,這樣有一朝沒一朝的產業前景,真能吸引人才加入?

總結而言,疫情期間的補貼無可厚非,但疫後如果還是同樣的一招半式,正當性與永續性何在?對於台灣觀光業重量不重質,炒短線的路,馬政府已經走過,希望蔡政府不要重蹈覆轍。(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