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國際早已看清台灣不是「問題」

賴清德當選民進黨主席後,金融時報稱他的「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論述,已引發美國擔憂。AIT則聲明,期待與賴主席合作。在宣誓就職記者會上,他以四個堅持來詮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主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一週後,近二十名美國共和黨聯邦眾議員提出議案,要求總統放棄過時的一中政策,支持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實現美台外交關係正常化,互派大使!

北京有個教條,台海終局只能統一於中共一黨專政。這種離奇幻想,自言自語也就罷了,但武統行動變本加厲,國際不得不嚴陣以待。烏克蘭戰場,意外為台灣別開新局面,一次讓國際徹底看清,台灣不是「問題」,中國才是像俄羅斯那樣的麻煩製造者。「如果中國攻擊台灣,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也將出現根本上的變化,就像現在德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一樣」,連德國執政黨都修正梅克爾路線了,遑論民主歐洲其它部份。這也難怪,不少中國的專家私下表示,中國在烏俄戰爭犯了戰略錯誤。

賴清德在宣誓就職記者會上,他以四個堅持來詮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主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本報資料照)

新冠三年留下深刻印記,中美從貿易衝突升級到晶片戰爭,更大的效應是地緣政治動態。而烏俄戰爭,中國的幕後角色,掩飾不了暗助俄羅斯,一如最近拜登政府提出的證據,有中國國企暗助俄羅斯,包括非致命性的軍事和經濟援助,沒有完全規避美國及其盟國的制裁措施,只是冰山一角。烏俄戰爭應驗了,戰爭真正展開之後,潛在的因素會順應局勢發展而捲入,從而左右戰爭的進程。歐洲「較小的國家聯盟」,始終挺烏抗俄的同時,重新校正對中關係,戰略轉向友好台灣。影響所及,德、法等歐洲大國,起初斡旋、觀望的綏靖主義態度,也因小國呼群保烏而扭轉了局面轉為積極援烏。

於今回顧,二○一七年底,川普首份國家安全報告,堪稱歷史分水嶺。時至今日,經過新冠疫情、烏俄戰爭,中美明爭暗鬥架構更為明朗。本月初,布林肯首度訪中,一般的期望偏低。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對台總體脅迫激增,美國帶動民主世界加大挺台力道。二○二一年八月,拜登公開宣示:若任何人侵略北約的話,美國會做出回應,對日本、南韓、台灣都一樣。多次重申斯旨,證明不是「口誤」,而是模糊表達戰略清晰。甚而,拜登講得更直白:台灣的未來由台灣人決定,「它(台灣)是獨立的,由它自己做決定」。

台灣獨立,長期以來被國共兩黨污名化,在國際上也因此被視為破壞既有秩序。不過,台灣人民在不利環境下,田螺含水過冬,努力創造經濟奇蹟、寧靜革命、善的循環,歷經國際政治滄桑,終被肯定為防疫典範、可信賴的供應鏈、印太民主領頭羊、亞洲自由指數之冠。國際社會現在擔心的,不是台灣獨立,而是台灣不再獨立,因為陶醉於強國夢的專制中國,處心積慮要把台灣地理名詞化,將民主世界的重要資產,攬為中國軍事基地,進而顛覆既有的國際秩序。此所以,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台灣頻頻被告誡以紅線,而現在以靜制動的務實台獨,充分體現國際的共同利益,漸被民主世界視為理所當然。

川普,拜登,相繼舖陳印太戰略。立即的中美衝突,未必一觸即發,但雙方較勁、拉開陣式,則是回不去的勢趨。地緣政治動態,台灣不是局外人。晶片戰爭,西方半導體產業「去中化」,台灣扮演吃重的角色,所以北京急欲拿下這座堡壘,長中國士氣,滅美國威風。可以說,在晶片戰爭、台海戰爭中,台灣是兼具經濟、軍事性質的前線。而從務實台獨角度來看,處此中美世紀馬拉松的賽局,如何確保主權、安全與經濟,鞏固台灣自成一國的政治經濟學,這是我們自己的課題,責無旁貸。

盛傳,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將於春季訪台。一如去年裴洛西訪台,對我國乃外交局面加分,北京的過度反應,自曝其短。可笑的是,批評她引來解放軍圍台軍演的人,對北京官員訪台,假對話之名行統戰、滲透之實,卻覺得理所當然。他們口中的「中華民國」(包括中國與台澎金馬),其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疊。這是促統的通關密語,所以反對台灣獨立,也反對獨立的台灣。根據他們的論述與行動,未來台灣與中華民國都將消融於中國夢。台海風雲,台灣之友真正應該擔憂的是這種「第五縱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