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協和轉型地熱電廠?

◎ 蔡雅瀅

經濟部舉辦「台灣國際地熱論壇」,能源局能源技術組組長陳崇憲指出:台灣地熱發電潛能約40GW,其中大屯山約8.5GW,政府規劃二○五○設置目標為3GW至6.2GW。曾文生次長則表示:為達淨零碳排目標,地熱將扮演重要角色,今年開始是台灣加速推動地熱發電的一年。而將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入法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亦在立法院三讀通過。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預計於基隆港港嘴、白米甕炮台下方海域,填海造地約十四·五公頃,不僅環境爭議不斷,甚至引發航港界憂心。協和電廠目前有兩部500MW燃油機組,裝置容量共1GW;未來規劃改建為兩部1300MW燃氣機組,裝置容量共2.6GW。對照我國的地熱潛能40GW與政府的地熱設置標3GW至6.2GW,若要加速推動地熱發電,何不由協和電廠轉型為地熱電廠開始?尤其海洋大學教授李昭興曾評估外木山四公里處的新瀨海底活火山,可取得地熱熱源,鄰近至少有500MG地熱潛力,相當於一座協和機組。實應善用天然條件,轉型地熱電廠。

天然氣與燃油均屬高碳排的化石能源,協和電廠二○二○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一八三萬公噸,改建後年排放量預估增為六二三·五萬噸,約為現況的三·四倍。供應協和電廠氣源的第四天然氣接收站預計二○三二年完工,距二○五○淨零碳排目標年只剩十八年。國家斥資一千多億元興建的能源設施,與其完工後很快就因碳排問題高度閒置,不如一開始就規劃改建為地熱電廠,或將資源用在於鄰近地區分散設置地熱電廠。

台電以沿途人口稠密、地理限制、誤擊風險為由,主張由其他接收站鋪設輸氣管線供氣不可行。若其所述為真,則無法透過管線與其他接收站相互備援,亦不能連通供應其他需氣設施,只能專供協和電廠就近使用的四接,不僅經濟效益顯有疑義,缺乏備援的營運風險亦高。

燃氣發電仰賴進口天然氣,價格和供應量均受國際局勢影響,如遇海象不佳或遭軍事封鎖,更有斷氣風險。反觀地熱發電,無須進口燃料,不怕海象變化,敵國亦難以軍事封鎖。面對經常虎視眈眈的鄰國,欲強化國防安全,何不由協和電廠轉型地熱電廠,提高能源自主率開始。

(作者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