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鏗鏘集)台灣,缺乏國家的歷史

◎ 李敏勇

這個被清帝國的李鴻章以「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意」鄙視,當做清日甲午戰爭敗戰賠償,割讓給日本的島嶼,雖然曾在大航海時代被荷蘭、西班牙在台灣南北短暫殖民,卻因鄭氏王朝在台灣的短期建置,不像大多東南亞地區被英、法、西、荷殖民後獨立國家,仍因漢人虛妄的祖國意識,二戰後脫離日本殖民,未選擇獨立為一個國家。

二戰後,台灣悲劇性的開端始於一九四五年十月廿五日,傷痕的印記是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知識份子文化人大量犧牲。這應是中國國民黨蔣體制為日後挾帶中華民國流亡台灣,遂行其殖民統治的文化清洗作為,大量日治時期不同於祖國派的自治運動者被犧牲了。祖國派,即「半山」,他們跟著蔣體制回到台灣,作為中國國民黨治台、制台的馬前卒。另一批信仰共產主義,附和中國共產黨的台灣人是另一種半山。

右派半山附隨中國國民黨,即中華民國論者;左派半山附隨中國共產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論者。台灣的右左派祖國論者不像其他被殖民地右左獨立論,例如被日本殖民的朝鮮後來獨立為南韓(大韓民國)和北朝鮮(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或統一前的南北越。二戰後台灣捲入國共未完成的鬥爭,迄今未解。

沒有自己的國家意識,期待祖國卻捲入虛妄祖國的左右鬥爭,而非主體國家的左右路線競爭。同樣被日本殖民的朝鮮,戰後獨立,雖分裂仍各為主權國家。反觀台灣,即使民主化了,卻因國體不明,未能形成真正的共同體。中華民國的歷史未必是台灣國家的歷史,而是流亡殖民殘餘中國交織本土國家之夢的歷史。

唐山過台灣墾拓的台灣人先祖、台灣原住民祖先,都未曾建構自己的國家。日治時期,台灣人受近代思想啟蒙,但戰後的民族解放運動未形成,國家的歷史也未形成。中華民國在台灣,一九四九年之後已形同殘餘中國,國家的歷史也是錯亂的。民主化以後,未能共同展開新國家的建構,徒然耗損於在地建構和流亡殖民的競鬥,形同自我解構,徒然讓亡中華民國的中國共產黨嘲笑。

(作者是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